「雙十一」巨額交易量難掩大陸經濟疲軟

人氣 3342

【大紀元2015年11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在剛剛過去的11月11日(雙十一),中國電子商務平臺天貓、淘寶等成交額達上億元人民幣,但是有香港專欄作家表示,不要被表面的交易額矇蔽,在這個巨額交易額背後的是中國經濟依然在下滑。

「雙十一」當日,僅阿里巴巴成交的商品總價值就為912億人民幣。路透社報導稱,今年阿里巴巴的銷售數字之所以得到提升,是因為它把關聯方與被投資單位的銷售都加進來了。今年的「雙十一」銷售量比2014年增加了60%。阿里巴巴表示這個結果是初步的,未經審計。

在這些光亮的營業額背後卻是和它們不相符的各種經濟數據。香港專欄作家江宗仁11月12日在《明報》撰文表示,大陸零售銷售創年內最佳,增長11%,就連外媒也報導中國消費已接力成為新的增長引擎。官方數據也顯示,雖然近年零售額增速持續放緩,還是保持較高速增長。但是雙位數字的銷售增速,零售價格理應強勢,但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卻是持續下滑到了1.3%,令人難以理解。數據顯示飲料全年維持約15%增長,但康師傅經營卻非常困難,可口可樂的業績也增長一般;糧油食品類同樣升15%,但中國糧油上半年收入卻下跌10%。這些都是行業龍頭,如何讓人理解增長數據跟行業差距這麼大呢?

作者表示,今年第3季度,淘寶的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已由38.2%增長降至15%,天貓也從77.8%降至56%,阿里集團整體由48%降至28%。下降速度相當驚人。或是中低下層收入轉弱、減少消費。

除了CPI之外,大陸公布的多項重要經濟數據都顯示經濟依然沒有起色。

1月-10月工業增加值同比為6.1%,前值6.2%,10月份為5.6%,較前值5.7%再度下降。

1月-10月固定資產投資10.2%,前值10.3%。房地產投資、製造業投資、基建投資數據全面下滑。房地產開發投資10月份月投資同比依然停留在負區間,但幅收窄至-2.4%(前值-3.1%)。

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已經44個月連續為負,利潤同比也持續為負,顯示傳統工業部門依舊陷於泥潭,產能過剩未有實質緩解,製造業將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維持低迷。

大陸老虎財經認為,數據顯示中國出口、通脹、工業、投資、消費都沒有好轉,預計央行會實行新的寬鬆政策。

報導認為,一方面寬貨幣,CPI再度回落(豬價壓力緩解)導致的通縮風險,通縮導致的實際利率攀昇風險,外匯占款收縮引起的基礎貨幣缺口風險都需貨幣寬鬆來對沖,從時點上看,央行在美聯儲加息之前可能再次降息、降准。另一方面寬財政,中共財政部副部長日前表示3%赤字紅線或可再探討,暗示財政或有進一步擴張,一是增加支出,二是繼續結構性減稅,激發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的潛力。#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雙十一」價格戰貓膩多 消費者稱被忽悠
天心光棍節慶生 38歲對象不設限
淘寶1分內成交破億 光棍節大陸網購創紀錄
【陳思敏】雙11瘋狂網購 狂歡還是狂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