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挽救少年陷毒害 學者:正視家庭功能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1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中國醫大附設醫院承辦衛服部「中區反毒教育資源中心」,結合中區政府、醫院、社區醫療群、藥師公會、社區藥局、公益團體、學校等社群,深化民眾對濫用藥物危害的認知。中國醫大藥用化妝品系副教授吳錦生表示,曾輔導一位國一就輟學離家、因持有多項毒品保護管束的17歲少年,在多方協助下回到學校,呼籲社會正視家庭功能的重要。

吳錦生說,2年前與他初次見面,言談間、滿口三字經,及過去的豐功偉業,一副「記過如點名,開除如放假」毫不在乎的態度。他說,少年小時因父親重案入獄,母親罹患多種生殖器官癌症,奮戰治療多年,無法管教子女,妹妹也是學校問題學生;家庭經濟及生活起居,全由在市場打掃的65歲祖母照料。

經過輔導,分析他成長時因缺乏關懷教養,感受到與父母及他人的疏離,最後選擇與自己疏離,屬於「解離型自殘」,每月需給一般心理諮詢。目前已遠離過去的朋友,回到學校資源班就讀,未來想從事廚師工作。

吳錦生提到另一國二就輟學離家、16 歲吸毒勒戒及保護管束的少女;他說,18 歲初次見面,多處刺青,耳洞整排,表現一副「誰郎比我卡精彩」的態度。

少女家庭重男輕女,水電工父親嗜好菸酒檳榔、脾氣暴躁,經常酒後,藉口無子,無人捧斗,打罵母親及3個女孩;母親工作早出晚歸,無法照顧管教子女;姊姊已婚、育二子及一女,經協調,同意讓次子從母姓,解決香火問題,父親暴躁脾氣有了改善。個案目前已回歸家庭,結婚育有一子,平日在電子公司當操作員,假日當志工。

「中區反毒教育資源中心」也號召台中大專學生觀看反毒微電影、撰寫心得,台灣體大和中國醫大共13名學生獲優勝;體大休閒系陳筠嬛有感而發說,「人生有許多第一次,吸毒卻不能。」

責任編輯:李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