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天宇:籠罩著中國人的雙重「霧霾」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3月10日訊】新上任的中共環保部長陳吉寧在他上任後的第一場記者會上隻字未提柴靜的霧霾記錄片。

很多參加兩會間中共新任環保部長陳吉寧記者會的中外記者,都希望聽到他對柴靜霧霾記錄片的看法。但遺憾的是,獲准提問的大陸官媒記者及三家外媒記者都未提到這個令眾人關心的問題。記者會結束後,陳吉寧匆匆離去,沒有響應衝到台前的記者的大聲提問。

按照慣例,中共官方媒體在記者會上的提問都是事前審定的,被指定的外國記者提問的問題也是事先經過官方「打招呼」,以避免記者會現場出現中共官方控制不了的狀況。

因此在中共新任環保部長的第一次記者會上,陳吉寧得以迴避掉當前有關環保的最大話題——柴靜的「穹頂之下」。其實,在「穹頂之下」剛剛推出,連中共官媒都在公開評論、甚至持褒揚態度時,陳吉寧曾表達過他對「穹頂之下」的看法。

在陳吉寧上任環保部長48小時後,第一次以部長身份參加的20多家媒體座談會上,陳響應媒體提問,表示他已經完整看過「穹頂之下」,並給柴靜發短信,感謝她喚醒全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而僅只過去幾天,部長似乎就忘記了曾經有過這麼一部反響巨大的霧霾記錄片,而且對其遭中共當局封殺的事情,隻字不提。

「穹頂之下」中所涉及的籠罩中國大部份地區的霧霾問題,不僅是中國人關心的問題,也是受其影響的周邊國家乃至全世界人們關注的問題。環保部長作為生活在中國大陸的一分子,不會不關心如此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尤其他還是政府的環保部長,關心「穹頂之下」,已經不是他個人的事,而是「在其位,謀其政」的問題。但他卻表現出前後兩種不同的態度,這只能說明,上邊對「穹頂之下」的態度變了。

從影片推出最初的官媒讚揚到幾天後的全面封殺,顯示出中共當局對此影片所涉及環境污染問題以及所引發的關注與討論的態度。

有分析認為,此片在拍攝和推出過程中,涉及中共內部政治勢力權斗背景,因此當局對此片的態度才前後大轉變。

實際上,在「穹頂之下」剛剛推出時,中共當局沒有想到人們會把造成中國嚴重環境污染的責任指向自己。中共提起環保的話題,意在把環境污染的責任推給大眾,「官方欠債,百姓買單」;抑或期望通過對環境污染治理的話題,引導百姓把對政府治霾不利的不滿發洩到當局指定的方面。

只可惜輿論卻未按照官方設想的發展,民眾的討論很快轉向造成中國目前所有負面問題的關鍵與根源——中共黨的獨裁體制。當局發現苗頭不對,「輿情失控」,於是趕快封殺「穹頂之下」,禁止人們再討論相關霧霾問題。對中共當局來講,再嚴重的問題甚至災難,都沒有政權遭到威脅重要。在不威脅其統治的情況下,為了收買人心,稍微討論一下國計民生,也未嚐不可,但只要一「越界」,便毫不留情予以封殺。

在中國,眼見的,是籠罩在人們頭頂的「霧霾」;而看不見的,則是籠罩在人們頭上的政治「霧霾」。反民主、反普世價值、反人類、反宇宙的中共邪黨比眼見的霧霾對民眾的毒害更深。不清理掉中共這個籠罩在人們頭上的有毒「霧霾」,現實的霧霾根本無法治理。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新聞
王赫:入境旅遊 中日大不同
【紀元專欄】拉弗曲線:政府漲稅 稅收不一定增加
李靖宇:大陸社會自殺殺人頻傳 未來希望何在?
【人物真相】高層內鬥 江派核心曾慶紅成焦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