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戰爭中永遠失去的無價歷史遺產

人氣 418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3月10日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於當地時間3月8日侵略伊拉克北部,具有2800年歷史的科爾沙巴德遺址(Khorsabad),掠奪古城中珍貴的文物後將其夷為平地。在衝突不斷的地區,有歷史價值的古蹟、世界遺產及珍貴文物,正在戰火中漸漸消失,其中不少屬於早期人類文明的瑰寶。

以下為一些近幾年受到嚴重毀損或已不復存在的古文明遺跡,這些無價的歷史遺產受損前的原貌只能在圖片中再次被喚起。

薩邁拉大清真寺

(Great Mosque of Samarra)-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位於伊拉克薩邁拉,建於公元9世紀,螺旋形宣禮塔每年都吸引大量遊客,2005年塔頂受炸彈破壞。

薩邁拉大清真寺。(Jennifer Morrow/Flickr)

巴米揚大佛

(The Buddhas of Bamyan)-是阿富汗巴米揚省內珍貴的兩尊立佛像,最高者為53米高,在巴米揚谷的一處山崖鑿成,估計約5至6世紀時建成,位於首都喀布爾西北約230公里、海拔約2500米處,是希臘式佛教藝術的經典作品。2001年塔利班用炸藥將大佛炸毀。

巴米揚大佛。 (JEAN CLAUDE-CHAPON/AFP/Getty Images)

布斯拉古城

(The ancient city of Borsa)-布斯拉是敘利亞的古城,位於該國西南部,距離首都大馬士革140公里,海拔高度850米,該鎮是重要的考古遺址,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代表建築物。198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但目前被迫擊砲砲擊嚴重損壞。

布斯拉古城。(Arian Zwegers/Flickr)

阿勒頗大清真寺

(The Great Mosque of Aleppo)-又名阿勒頗倭馬亞清真寺,是敘利亞第一大城市阿勒頗主要的清真寺。始建於8世紀,目前的建築則興建於11至14世紀之間。清真寺的宣禮塔建於1090年,但在2013年於敘利亞內戰中被夷為平地。

阿勒頗大清真寺。(Martijn.Munneke/Flickr)

哈馬水車

(Norias of Hama)-哈馬是敘利亞中部大馬士革以北的城市,哈馬省的首府,敘利亞第五大城市。城內最有名的旅遊景點是17座古老大水車(noria),每座水車直徑達20米,用於把河水經導水管輸往城內和鄰近的耕地。在2014年有部份因戰事已經被燒毀。

哈馬水車。(heretiq/維基百科)

阿勒頗城堡

(Citadel of Aleppo)-是一座大型中世紀城堡,位於敘利亞北部城市阿勒頗古城的中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城堡之一。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是敘利亞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阿勒頗古城的一部分。因近日的戰爭,城堡被用來作為軍事基地,部份歷史建築已被摧毀。

阿勒頗城堡。(JOHN CANTLIE/AFP)

阿勒頗麥地那集市

(Aleppo Souk)-位於敘利亞阿勒頗古城的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有頂集市,擁有許多狹長的小巷,全長13公里。麥地那集市是一個重要的進口奢侈品貿易中心,如伊朗生絲、印度香料和染料等;也出售本地產品,如羊毛,農產品。集市可以追溯到14世紀,1986年被列為世界遺產阿勒頗古城的一部分。自2012年敘利亞自由軍與政府軍之間的戰鬥使集市的許多部分連同古城的其他中世紀建築物被破壞或燒毀。

阿勒頗麥地那集市。(AFP/GettyImages)

代爾祖爾吊橋

(Deir Ez-zor bridge)-地處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東北450km,阿勒頗東南方320公里處的幼發拉底河河畔。附近古蹟眾多,是著名的旅遊勝地。這個法國建造的吊橋是觀賞幼發拉底河的制高點,但目前已在砲擊中倒塌。

代爾祖爾吊橋。(Glabb/維基百科)

尼姆魯德古城

(Nimrud),伊拉克古城,最重要的建築物是公元前798年建立的文學之神那波及其配偶的神殿。神殿藏書室及附屬房舍中收有許多宗教和亞述文獻及以撒哈頓的遺囑。從這些建築物中曾發掘出數千件牙雕,多為公元前9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製品,是當前世界上最豐富的牙雕寶藏。2015年伊斯蘭國武裝分子開始破壞當地古蹟。

從尼姆魯德移到紐約展示的古文物。(Ken and Nyetta/Frickr)

哈特拉古城

(Hatra),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西北部290 km,由古代塞琉古帝國時期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建立。1985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2015年3月,據稱該遺址遭到伊斯蘭國軍隊以炸藥和推土機摧毀。

哈特拉古城。(HUBERT DEBBASCH/AFP)

克拉克騎士堡

(Crac des chevaliers)在敘利亞的十字軍東征城堡,是公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城堡之一。2006年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2013年在戰火中毀損嚴重,碎石滿地。

克拉克騎士堡。(Fulvio Spada/Flickr)

伊拉克約拿墓

(Jonah’s Tomb):傳說中,這裡是基督教先聖約拿的長眠地,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8世紀。約拿墓對基督教徒和穆斯林教徒有著非凡的意義。2014年,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將其挖掘出並徹底炸毀。

哈立德•本•瓦利德清真寺

(Khaled Ibn Walid Mosque):該寺是敘利亞最著名的土耳其風格清真寺,建於1300年前,在敘利亞霍姆斯市戰役中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敘利亞內戰以來,該寺不斷遭到轟炸,如今已被徹底摧毀,大部分的內部設備被燒毀。

哈立德•本•瓦利德清真寺。(STR/AFP/Getty Images)

巴爾米拉古城

(Palmyra):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該城為「敘利亞大沙漠的綠洲」。公元前2000年,這座城市就已矗立在此,很多建築在當時堪稱世界一流。後來又受到希臘羅馬人和波斯人的影響,增添了很多獨具特色的建築。而最近敘利亞內戰期間,巴爾米拉遺址遭大面積毀損。

巴爾米拉古城。(isawnyu/Flickr)

亞美尼亞種族滅絕紀念館

(Armenian genocide Museum):位於敘利亞,這一紀念館是為了紀念在1915年到1923年被屠殺的150萬亞美尼亞人而修建,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館中有教堂、紀念館和永不熄滅的聖火。這片建築群於2014年被伊斯蘭國摧毀。

亞美尼亞種族滅絕紀念館。(Tom Horton/Flickr)

利比亞昔蘭尼古城

(Cyrene):昔蘭尼古城建造於公元前630年,對希臘人和羅馬人是一座最重要的城市,也是傳說中很多神話故事的起源地。古城遺址一直保存完好,但在2011年利比亞革命時期,這裡的大片土地和史前陵墓群都被推土機推平。

利比亞昔蘭尼古城。(David Stanley/Flickr)

埃及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Museum of Islamic Art):該館有世界上最著名的展覽品,超過10萬件的展品向世人展示了一部完整的伊斯蘭教歷史,開羅館首建於1881年。最近8年耗資數百萬美元修整,於2014年重新開放,但因一枚以附近警察大樓為目標的汽車炸彈襲擊,博物館受到波及,遭受了災難性的損毀,目前不得不再次關門。

埃及伊斯蘭藝術博物館。(KENZO TRIBOUILLARD/AFP/GettyImages)

真納故居

(Quaid e Azam residency):是一座121年歷史的木建築,雖然簡陋但卻優雅。巴基斯坦的第一任總督穆罕默德•阿里•真納在這裡度過了他生命最後的時光。木屋於2013年毀於分裂組織的火箭炮攻擊,目前正在原址重建中。

真納故居。(SpidErxD/維基百科)

巴勒斯坦奧馬里清真寺

(Al-Omari Mosque):坐落於加沙老城的奧馬里清真寺是加沙地帶最大、最古老的清真寺,始建於公元7世紀。清真寺的圍墻、穹頂、屋頂和其他一些歷史建築在2014年的以色列空襲中消失。

巴勒斯坦奧馬里清真寺。(JAIME RAZURI/AFP/Getty Images)

黎巴嫩貝魯特老城

(Old Beirut): 1975年開始的黎巴嫩內戰持續了15年之久,加上和以色列的衝突,剝奪了這座號稱「中東的巴黎」之城的光彩。曾經以土耳其建築、法式小樓和裝飾藝術聞名於世的貝魯特,在遭戰火襲擊之後,1200座歷史建築只有400座被保存了下來。

黎巴嫩貝魯特老城。(Francisco Anzola/Flickr)

責任編輯:王愉悅

相關新聞
荷蘭8名球迷收到巨額個人罰單
玉清心:從伊斯蘭國毀文物會聯想到甚麼
台國藝會點亮12鄉鎮  找回元宵傳統
澳國民信託責紐省售公屋無遺產保護措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