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桃園第二分區協和扶輪社助偏鄉孩子就學

人氣: 5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03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容甄臺灣桃園報導)國際扶輪社旨在提供社會服務,目前各地區大約4萬個扶輪社,分布在全球超過160個國家,每個扶輪社成員來自各種不同領域,國際扶輪社鼓勵社員在其職業中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並提供社會服務。

國際扶輪社3500區桃園第2分區協和扶輪社成立於2003年,現有社員40位,成立後即開展了一系列的服務計畫,包括:長期的桃園市原住民菁英培育計畫,以及各種捐助:桃園縣脊髓損傷者協會、楓樹國小法治教育、緬甸淨水計畫、嘉惠啟智教養院復健車捐贈、全球獎助金花蓮愛拼布計畫等。

捐助脊髓損傷協會活動上的合影。(圖:協和扶輪社提供)

嘉惠啟智教養院復健車捐贈。(圖:協和扶輪社提供)

取之於社會 用之於社會

於2014年擔任協和扶輪社社長的原展石材總經理陳樹林表示,很高興能在這個大家庭中與大家一起做服務社會的事,他說:「當初加入扶輪社就是因為認同它的理念。」他認為這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事業到一定程度後,要能夠知足、守成,不要過於貪心,且行有餘力要回饋社會。

談到扶輪社這幾年的社會服務,他很有感觸。協和扶輪社長期進行桃園縣(現已改為桃園市)原住民學生菁英培育計畫,贊助原住民學生從國小至大學的學費,該計畫十多年前開始,目前所培育的學生中,有就讀高雄師範大學的。

陳樹林表示,他們希望當這些孩子的後盾,讓他們能更安心讀書。除了固定每年1~2萬的補助款,家中如有臨時急難,也會適時的提供協助。

協和扶輪社參加桃園分區演藝競賽活動。(圖:協和扶輪社提供)

善循環

這樣的社會服務除了幫助孩子,也帶給扶輪社社員很多溫馨的感受。「到偏鄉探訪孩子時,發現他們很上進,會幫忙家裡的農事。他們的物質雖然不那麼充裕,但心靈上很滿足,很純真自然。孩子跟我們就像一家人一樣。」

從孩子身上看到美好、純真與上進,讓他們有更多的動力去助人。陳樹林希望,這樣的善能量能夠循環下去,期許孩子長大後有能力了,也可以回饋鄉里。◇

陳樹林的就職典禮。(圖:協和扶輪社提供)

責任編輯:丘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