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春季會議或聚焦美中經濟隱憂

【大紀元2015年04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綜合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在17~19日於華盛頓召開春季會議,G20各國的財長與央行總裁將出席,屆時IMF可能公佈美國和中國經濟減弱,但歐洲經濟復甦增強的最新經濟報告。

路透社報導,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吉或許將在這次的會議中宣稱歐洲物價開始穩定、銀行放款開始改善,並宣佈ECB印鈔政策取得初步勝利,而ECB每個月600億歐元的購債行動也可望緩解市場對於希臘債務危機的緊繃神經,但希臘後續的發展(如是否退出歐元區等)仍將成為本次會議的熱門議題。

另一個熱議的話題是美國經濟可能失去先前的光芒。荷蘭銀行集團(ING)經濟師布爾澤斯基(Carsten Brzeski)稱,2015年與2014年的情況正好反轉,市場現在越來越擔心美國和中國,反而較不擔心歐元區。

週二(14日),美國將公佈3月零售銷售數據,經濟學家雖預期會反彈,但消費者仍然謹慎,沒有因油價崩跌而增加開支。週五(17日)也將公佈3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市場預期由於汽油和食物價格下跌,環比可能微增0.1%。

之前公佈的2月新增就業人數差於預期,市場已越來越多人認為美聯儲(FED)的首度升息動作可能延後至今年的10月或甚至12月,這次與會的財長和央行官員大多樂見美國延後升息。

在中國方面,儘管最近兩次降息刺激,並推出了大規模的財政支出政策,但經濟增長恐將持續減緩。週三(15日)將出爐的數據包括首季GDP、工業生產、零售銷售和投資等。經濟學家預測中國首季GDP增幅為7%,創25年來最低水位。

美銀美林證券中國區經濟學家治曉佳表示,中國緩慢增長的基本面並未改變,央行處理地方債問題和中共中央的反腐動作可能將阻礙投資,她認為中共為了刺激經濟,可能還會減息2次,政府開支也會大幅增加。

《每日郵電報》報導,IMF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警告,更低的潛在增長將使各國降低高比例的公共和民間債務更加困難,它很可能與低的均衡利率有關,這意味著如果增長情況惡化,先進國家的貨幣政策可能再度面臨負利率的難題。這份報告將成為本次IMF會議的基調。

《華爾街日報》報導,IMF在該報告中稱,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逐漸消退,以美國為首的先進國家截至2020年的潛在平均GDP增幅將微增1.6%,但遠低於危機爆發前的2.2%。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潛在平均GDP也將較危機前下降近兩個百分點至5.2%,主因是中國經濟放緩。IMF警告,由於全球經濟體的勞動力、技術和資本的擴張能力下降,未來五年全球經濟潛在增速恐將陷入停滯。

責任編輯:李玉

相關新聞
經濟學人:2015全球經濟或酷似90年代末
世銀砍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
全球經濟增長憂慮再起 美股暴跌後反彈
CNN:三個警示顯示全球經濟恐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