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菜你認識嗎?美式中餐的前世今生

人氣 944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6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小清綜合報導)自19世紀中葉的淘金熱開始至今,美國中餐業的歷史已超過一個半世紀。今天在全美的每個社區,幾乎都能尋到中國餐館的蹤跡。初來美國的人,面對平生從未見過的「蟹仰光」等風靡全美的「中國菜」,難免會感到稀奇。本文將帶讀者領略北美中餐業的發展,再請美國的亞洲餐飲專家告訴您,如何在美國鑑別出「土生土長的」美式中國菜館。

中餐業肇興 源於對移民政策的適應策略

麻省理工學院學者海瑟‧R‧李(Heather R. Lee)近日刊文發布了他對北美中餐業的研究概要。李認為,美式中餐一路走來的故事,高度體現了美國移民政策的潛在影響。在20世紀初,反華情緒還很普遍,美國公眾對廣東人吃貓、狗和老鼠肉很反感,而中餐行業能肇興,要歸因於移民法政策促使想移民的中國人採取了適應性的策略。

從1849年的加州淘金熱開始,大批廣東人來到美國,隨著鐵路的建設而在各地建起中國城、開起中餐館。他們給家裡寄錢,也定期回國探親,但1882年的「排華法案」規定,禁止中國勞工入境和經商;到1915年,法院只給中國餐館老闆移民特權,帶動很多人在美國和中國創辦餐館。

1910至1920年間,紐約中餐館的數量翻了四倍,隨後十年中又翻了一番,年營業額從1920年的7790萬美元達到1930年的1.542億,中餐館也取代洗衣業成為僱用最多華人勞工的行業。

即便如此,中國人要獲得美國商人的合法身分也遠非易事,因為美國的要求十分剛性:移民局只認可「高品位」餐廳的一位主要投資者,其必須全時管理自己的餐廳至少一年,還須有兩個白人為他作證。

為了適應這種嚴苛的要求,在20世紀一二十年代,中國人開辦了很多以「雜碎宮」(Chop Suey Palace)為名號的高檔餐館,每一家的啟動資金折合今天的9萬至15萬美元。由於有錢的中國人寥寥無幾,他們結成合作夥伴,輪流擔任經理,以獲得身分;同時,也與那些願意作證的白人合作經營。

芝加哥中國城一家雜碎餐廳的招牌。(S Jones/Flickr)

在紐約市,中國餐廳平均會僱用五個服務員和四個廚師,他們通常是投資者的親屬或友人。服從於家族利益,中國餐館的員工經常以低薪水做著高強度的工作,很多人遠在中國的親屬還要依靠他們滿足基本生活和教育費用之需。當時在紐約和舊金山兩個海港的中國人頻繁與國內通信,在寄錢的同時,也訴苦說「沒有空閒時間」、賺得太少、健康狀況不佳等。

舊金山中餐館資料照。Wikimedia, Christopher Michel)

而餐館的投資人除了可觀的工資,還會獲得分紅。據統計,當時在中國南方,有親戚在美國開餐館的家庭的收入,比其它家庭高三倍。非僅如此,他們的匯款還惠及鄉里,為當地建造了很多洋房、學校、鐵路和醫院等。

中餐館演變出兩套菜單 美式中餐登台

到了1920年代,吃中國菜在美國成為時髦,願意嚐鮮的美國人由於缺乏經驗,吃熱菜時還會燙到上顎。「二戰」以後,很多中餐館有了針對中國和美國顧客的兩套菜單,後者逐漸占居主導。

在1950年代,中餐館從城市開到了郊區,其富有特色的白紙包裝除了送出牡蠣,還有「雜碎」和「蒙古牛肉」等。

美國化的「雜碎」(Chop Suey,又名:李鴻章雜碎),完全不是中國人理解的那一種——很少美國人願意品嚐動物內臟。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美國版「炒雜碎」是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中國菜之一,但卻是美國人的發明:其來源於肉絲炒菜絲,用牛肉、豬肉或雞絲等與綠豆芽、芹菜、筍、青椒、洋蔥、大白菜等菜絲或雪豌豆等混炒而成。1903年梁啟超遊歷美國後有評:「然其所謂雜碎者,烹飪殊劣,中國人從無就食者。」「蒙古牛肉」則是炸牛肉配大蔥或洋蔥,再以辣味或甜味醬汁調味。

美式雜碎創意之一種——鴨肉、火雞炒牛肉。(JaBB/Flickr)

美式中餐本土化:甜甜酸酸的明芡

又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餐館如今在美國社區隨處可見,很多最受美國人歡迎的外賣菜品是完全本土化的菜色,其標誌性風格就是甜甜的帶果香的濃芡。據研究,這種口味和餐館普遍使用風靡一時的廉價水果罐頭(如菠蘿、櫻桃)有關。美式中餐採用的蔬菜原料,如西蘭花、番茄、胡羅蔔和洋蔥,有別於傳統中餐用的菠菜、芥蘭和蘿蔔等,且往往是作為肉的配菜和裝點。

1973年開始,一道如今最受美國人歡迎的湘菜「左宗棠雞」在美國傳開。這道菜是台灣廚師彭長貴的創新,正宗做法是雞腿肉去骨,以醬油、太白粉醃製,連皮切丁切塊,再下鍋油炸至「外乾內嫩」;然後以蔥、薑、蒜、醬油、糖、醋、乾辣椒等調味料,下腿肉一起拌炒而成。全美各地的變種則形形色色,有的向「咕嚕肉」演變,將雞塊裹以厚厚的麵糊炸製,成品「雞塊」比雞肉大出幾倍,也勾以濃稠的甜芡。

現年高齡96歲「彭園」創辦人彭長貴(中)下廚親手做的正統「左宗棠雞」。(鍾元/大紀元)

正如今天在大陸處處可見到「肯德基炸雞」這種中國特色的美式快餐,美式中餐也發展出了不少地方特色:在麻省和羅德島,你可以吃到夾著「炒雜碎」和炒麵的三明治;在中西部的密蘇里州,你可以點一款「聖保羅三明治」(St. Paul sandwich),即白麵包夾「芙蓉蛋」餅(egg foo young patty);而純粹的美式開胃小吃拼盤「寶寶盤」(deep-fried pu pu platter)——內含炸蛋捲、炸豬排、炸雞翅和照燒牛肉,其家鄉是在新英格蘭。

奇特的寶寶盤是油炸小吃的薈萃。(Ken Murphy/Flickr)

此間,美式中餐也吸收了世界其它地區的特色。今天幾乎每家中餐館必備的、內夾籤條的幸運餅乾(fortune cookie,又稱籤語餅),實際是從日式脆餅改良而來。而「蟹仰光」(crab rangoon)——以酸奶油和蟹肉做餡料、蘸酸甜醬吃的油炸小餛飩,則是1950年代加州奧克蘭一位法國廚師的創意;主理當地一家波利尼西亞餐館的他,還是夏威夷式雞尾果汁「美態賓治」(Mai-Tai Punch)的發明者,堪稱奇思妙想。

看幸運餅乾裡的籤條怎麼說,是美國人吃一餐中國菜後會做的事。(Fotolia)

蟹仰光。(jeffreyw/Flickr)

美國亞裔美食夫妻 教你識別美式中餐館

初到美國的中國人,能嚐到一些奇特的本土化中國菜,固然大開眼界,但如果菜單上你唯一想點的只有麻婆豆腐,那你很可能不幸走入了美國版「左將軍」為你布下的飯局。

對於想吃到家鄉菜的人來說,如何一眼鑑別出不夠地道的中餐館?洛杉磯泛亞洲美食連鎖餐館「星光廚房」(Starry Kitchen)的合夥人阮陳(音譯,Nguyen Tran)和他的廚師妻子Thi近日分享了多達19個判別標準,雖然只是其個人觀點,但也可供讀者側面瞭解中餐是如何融入美國本土的;下面是其中的一些。

1. 又黏又甜的糖醋汁

美式「咕嚕雞肉」。(CHISPITA_666/Flickr)

Tran夫婦分享說,酸酸甜甜的醬汁也算是真正的中國口味,但是如果很甜,或者有糖精味,那絕對是美國化的中餐館。確實有種說法,說放糖是做中餐的秘方,但糖是用來調和鹹味的,不應該蓋過其它口味。中國菜會是鹹中微甜,不會是吃甜品的感覺。

在Tran夫婦看來,這些菜一般是針對美國人口味預先做好的。如果芡汁看起來像稠糖漿,那很可能是改良菜。或許芡是現勾的,但只是用糖、醋等勾兌後直接澆在大塊炸雞上,「你需要一把砍刀來把雞切開」。

2. 菜單上有「芙蓉蛋」

芙蓉蛋。(stu_spivack/Flickr)

有時正宗的中餐館也會有這道芙蓉蛋(Egg foo young),但它真真正正是美國人的發明,而且可能讓人難以下嚥。「味道就像鹹煎餅,把蔬菜、麵糊、蝦等和在一起炸,上面澆上肉汁。一旦澆汁,菜就沒形兒了,變成了棒子麵粥澆玉米糊。」

3. 宮保雞丁成主菜

「宮保雞丁確實是中國菜,所以也看情況。對老外來說,這是道中國風情『入門菜』,但如果以此為主打,且出現在菜單首頁,那這裡可能是一家美國化的餐廳。」而美式宮保雞丁的口味自然也是改良的,有時連不可或缺的花椒也會省略。

4. 美式木樨肉(Mu shu pork)

木須肉捲餅。(Mark Mitchell/Flickr)

這也是中國菜名,但改良後的材料和做法,可能是中國人一輩子都沒品嚐過的。

5. 蛋捲加湯的優惠午餐

美式炸蛋捲。(Steven Depolo/Flickr)

「許多正宗的中國餐館菜單上都沒有北美炸蛋捲。……『中餐館』裡的蛋捲是我吃過的最難吃的春捲——全都美國化了,裡面只有捲心菜,包得非常糟糕,很油,而且要蘸酸甜醬汁。」Tran夫婦沒提到的是,這些蛋捲胖胖大大,不似春捲那樣小巧。

6. 餐桌上有大醬油瓶

「很多人吃甚麼都加醬油。你應該先嚐,因為醬油是鹽的補充品。所以,如果桌上有個大醬油瓶,而且看起來消耗很多,可能說明一點問題。在地道的中餐館,你不會經常看到這個的。」

7. 西式金屬勺子

在Tran夫婦看來,如果一家餐館既有西餐的金屬湯匙又有亞洲湯匙,那裡更可能是一家適應美國人口味的中餐廳。「真正的華人餐館,如果你問侍者要勺子,他們拿給你的會是平底湯勺。」

8. 提供美國甜點

如果餐館菜單上有美國甜點或油炸雲吞(餛飩),佐以蜂蜜和糖粉,這根本就不是道地的中國餐館。

外賣油炸雲吞。(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9. 沒有亞洲人用餐

如果餐館裡唯一的亞洲人是工作人員,也意味著這不是真正的中餐館。

10. 餐館廣告三折頁

以Tran夫婦的經驗,如果你家收到折成三疊的廣告信,那個地方很可能是完全美國化的。

11. 雕樑畫棟的符號

很多有木格子或圓拱門的中餐館並不是中國人開的。夫婦倆坦言,中國文化已經「現代化」而遠離了傳統,所以如果你進的餐館滿眼是龍等傳統符號,是件奇怪的事。

美式中餐館的裝飾富有異國情調。(milomingo/Flickr)

此外,Tran夫婦眼中的「美式中餐館」還有其它一些跡象,如:供應的炒飯是白飯加炒蛋或蝦仁,而沒有「揚州炒飯」,使用北美華人從來不用的「Pot stickers」(意為鍋貼)一詞,大量的外賣等待送出,等等。

2011年,美國首府的史密森尼博物館曾舉辦一個美式中餐歷史的主題展覽,名字就叫「甜甜酸酸」(Sweet & Sour: A Look a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以回顧華人移民帶來的這一傳統。無論如何,來美國旅遊,如果撞入美式中餐館,品嚐了一桌異鄉風味,那也是獨一無二的文化體驗。**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美國人最喜歡的中式外賣是甚麼
川普封口費案 陪審團首日審議無果而終
退稅申請遲無消息?或與稅務詐騙有關
洛縣第二輪租金減免計劃申請 6月4日截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