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華裔法拉盛改建惹麻煩 小區房價反提升

鄰居告狀 政客批評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5年06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編譯報導)自從林敏(Min Lin,音譯)把她在皇后區公立圖書館後丘(Queensboro Hill)購買的兩居室推倒重建後,麻煩就來了。

鄰居不斷地向市里舉報她違法;政客在她門前舉行記者會批評她的行為;舊房保護組織責怪她破壞街區環境……她對《紐約時報》說:「你想像不到,我多少天睡不著覺。」

林敏的房子位於法拉盛南側,在凱辛娜公園(Kissena Park)和長島高速之間的一片排房街區中。這些街區都是由一模一樣的一層兩居室的排屋構成的,房子前面有個小院子,及一個小小的門廊和屋頂。

這些房子近年來變成了紐約市房屋改建問題的爭論焦點。一方面,房主們根據當地的分區法想把房子重建成更大更高的新房屋;另一方面是舊建築保護主義者們呼籲市政出台法律制止改建,從而保護這些原有建築。

保護主義者認為,這些排屋是皇后區的傳統特色,目前的分區法沒有明確規定禁止那些只為增加屋子數量、不顧及規模、不顧及特色的改建。

「皇后區公民大會」副主席海倫布萊希特(Richard Hellenbrecht)說:「這絕對是個玷污。這可倒好,可負擔住房被這些怪物們擠出來了。」

在過去的十多年間,社區保護者們一直向市里施壓,要求他們制定新的分區法保護這些老房子,但是他們的建議從來沒有得到過回應。

目前的皇后區區長凱茲(Melinda Katz)倒是公開承諾過保護單身排屋。她在一次採訪中說:「我們珍惜這些人口密度低的社區。」

皇后區市議員顧雅明(Peter Koo)也是支持保護社區的一員。他去年曾在56路舉辦過新聞發佈會,批評改建行為,號召房主們即使在分區法沒有改變之前,也不要亂改建。
但是,顧雅明的工作也不好做。因為在社區把舊房改建的房主大多數是華裔,這些人責怪他中國人不向著中國人說話。

由於林敏家的改建,她的鄰居泰坡(Taper)一家不得不搬離了這個社區。2013年的時候,林敏拆掉了舊的兩居室,在原地蓋了一座磚加煤渣砌塊構建的2層樓,屋牆往院子中突出了14英尺長。鄰居泰坡說:「我們家的燈需要一直開著。」他擔心如果另一邊的鄰居也這麼幹,「我就生活在隧道裏了,對不對?」於是他們夫妻只好離開了幾十年前結婚時就開始住的房子。

林敏當然有她自己的理由。她1992年從福建移民到美國,1999年搬到法拉盛來住。她把舊的小房子改造成一個大房子,不僅能容納她和兩個孩子,還可以把她的父兄接來住。

林敏的做法帶動了很多鄰居學她的樣子,也擴建了自己的房子。林敏說,差不多一半社區的房主都要這麼做。而且,她說,這兩年這裏的房價還因此上漲了不少,因為人們看到了這裏房屋的改造價值。

不過,林敏說,如果把時間倒回去,她會重新考慮她的做法,因為她並不想這樣引起眾怒。

責任編輯:季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