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地變麥田 石家莊中學收割2000斤小麥

人氣 2

【大紀元2015年06月04日訊】去年10月底,河北省石家莊市第24中學新教學樓投入使用。做校園綠化時,校領導認為,冬天就快來臨,種花種草存活率不高,不如種上冬小麥。於是,教學樓周邊近8畝的綠化帶裡被種上了小麥。小麥苗從破土到搖曳生長,再到成熟收割受到了全校師生的關注。

據大陸媒體報導,6月2日,陸媒記者剛走進24中校園就聞到了淡淡的香草味道。教學樓旁邊停著一台收割機,樓前樓後的空地上剩下一片片麥茬。

該校副校長魏樹新介紹,去年10月,新教學樓投入使用,考慮即將入冬,若在綠化帶裡種些花花草草,存活率肯定不高,所以學校決定種一季小麥試試。就這樣,教學樓旁近8畝的綠化空地變成了麥田。

小麥種上以後立即引起了全校師生的關注。「我當時以為是韭菜。還尋思著,學校種這麼多韭菜幹嘛呀。」一位高二的王姓學生表示,她從小在市裡長大,從沒見過小麥,當從老師口中得知學校種的是小麥時,她覺得特別新奇。

高一的一名李姓學生也是第一次認識小麥。他說,身邊的同學都比較關注小麥的成長。去年冬天,看到小麥的長勢不好,大家還挺揪心;一到春天,麥田綠了起來,大家都非常興奮。

這幾天課間,收割機在校園裡收割小麥,好多學生趴在窗前觀看,這儼然成了學校的「大喜事」。有學生說,看著收割情景,那種喜悅難以形容,就像自己親自種的小麥成熟了一樣。

課間,記者看到有學生拿著編織袋在田裡拾麥穗。魏樹新表示,城裡的很多學生、年輕老師都沒見過麥子。學校種上麥子讓大家認識一下農作物,也感知一下它們的生長,體會一番「粒粒皆辛苦」的意義。他說,小麥種上以後,專業的農活都是綠化工人來做,但是撿拾垃圾、拔草等小活兒就交給學生,大家都十分樂意。

據瞭解,這些小麥從沒打過農藥,甚至連化肥都沒有施用過。魏樹新說,學校也想藉此向學生傳達綠色環保的理念。他說,這茬麥子熟了,共收割2000多斤小麥,正在晾曬。之後,這些小麥會被加工成麵粉,再放到學校食堂蒸成饅頭,讓學生品味收穫的味道。

如今,24中的師生們還在討論接下來要不要種些花生、玉米等作物。魏樹新說,這完全可以考慮,教育不只是在課堂上。

責任編輯:徐亦揚

相關新聞
掉到地上的麥子不要撿
研究:父母吃轉基因小麥 子女活不過5歲
顏丹:中國的主糧之殤
米穀粉製品營養價值高 多元米食新風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