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拋磚引玉」的由來

作者:鄭重
font print 人氣: 50
【字號】    
   標籤: tags:

晚唐詩人趙嘏,寫得一手好詩。當時的讀書人經常傳抄他的佳句。據說,他的新作一發表,便「一日名動京師,三日傳滿天下」。

詩人杜牧很喜歡他的詩,甚愛他的一首〈詠初秋〉詩中的兩句:「殘星數粒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因此,不少人稱趙嘏為「趙倚樓」。

詩人常建一向仰慕趙嘏的詩才。有一次,趙嘏南下到蘇州,常建要索看趙的新作,並料定趙嘏必去靈巖寺遊覽,於是先上靈巖寺,在牆壁上題了一首「七絕」詩的前兩句,故意留下兩句,等待趙嘏來續寫。

不久,趙嘏果然赴靈巖寺遊覽,看見寺裡粉白的牆上塗著兩句詩,於是順手接寫了後兩句。這就達到了常建的意圖。

常建的詩才沒有趙嘏高,有人把常建的這種作法,叫做「拋磚引玉」。這句話流傳下來,成了不少寫文章、做演說的人用以自謙的成語。

從這個故事裡可以看出:古人熱愛學習、謙虛上進之心是很強烈的。@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隨明使來中國的日本友人彥九郎,由北京回國途中,路經蘇州,結識了唐伯虎,兩人相見後,談得十分投機。
  • 他出的上聯本應是「枇杷結子」,結果寫成了「琵琶結子」,學生們無法對出下聯。一學生將先生的上聯,告訴父親,父親見是「琵琶結子」四個字,便寫了「嗩吶開花」對句,叫兒子交給先生。
  • 曹操與隨臣楊修路過途中的曹娥碑,見碑的背面,刻著八個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曹操起初不解其意,欲問楊修。楊修正要解答,曹操擺擺手說:「等我想想。」
  • 根據這句詩的內容是寫一個志雄氣猛的武將馳馬戰鬥,輕捷得就如一隻鳥那般的意思,大家揣測脫落的是甚麼字。
  • 李白的「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每句用三個相同的數詞,把時間、地點、景色、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使人讀來,餘味無窮。
  • 當時白居易在文壇上尚未嶄露頭角。顧況認為他只是書生之輩、一個無名小卒罷了,不但沒有熱情指點他,反而故意戲謔地說:長安米價貴,白居不易…
  •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雖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 前句寫竹,寫竹子的姿態;後句寫桂花,寫桂花的幽香。也不能說寫得不好,只是寫得「實」在,而無新意。
  • 一個「綠」字,就把春風帶來的景象,非常形象地表達出來了。我們眼前立刻喚起了垂柳飄絲,芳草如茵,生機勃勃的江南春色。
  • 宋代詩人謝學士,一生寫了三百餘首蝴蝶詩,因此得名「謝蝴蝶」。他對蝴蝶的各種習性,洞察幽微,瞭如指掌,曾寫出不少佳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