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唐求與「詩瓢」

作者:鄭重
font print 人氣: 29
【字號】    
   標籤: tags:

古人寫詩十分重視創作材料的積累,而且積累材料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元代西域人辛文房編寫的《唐才子傳》中,記述了詩人唐求積累材料的古怪習慣。他在唐求的傳記中,這樣寫道:

……所行覽不出二百里間,無秋毫世慮之想。有所得,即將稿捻為丸,投入瓢中。或成聯,或片語,不拘長短。數日後,足成為詩。後臥病,投瓢於錦江,望而祝曰:「茲瓢倘不淪沒,得之者始知吾苦心耳。」瓢泛至新渠,有識者見之,曰:此乃唐山人詩瓢也。扁舟接之,得詩數十篇。

唐求號稱「唐山人」,隱居深山老林,無意於功名利祿,一心一意作詩。儘管他的活動範圍沒有超出二百里,但他終日「苦心」為詩,細心觀察,深入體驗,反覆思索。每逢「忽然想到」,不管長短,即使只有片言隻語,也立即記在紙上。然後將紙捻成團,丟進「詩瓢」中去。一天一天過去,等到材料充足了;便進行構思和寫作。就這樣,他一生中寫出了許多好詩.流傳於世。

唐求為人,忘於名利,唯求能寫出好詩,此求單純無穢。亦奇!@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雖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 前句寫竹,寫竹子的姿態;後句寫桂花,寫桂花的幽香。也不能說寫得不好,只是寫得「實」在,而無新意。
  • 一個「綠」字,就把春風帶來的景象,非常形象地表達出來了。我們眼前立刻喚起了垂柳飄絲,芳草如茵,生機勃勃的江南春色。
  • 宋代詩人謝學士,一生寫了三百餘首蝴蝶詩,因此得名「謝蝴蝶」。他對蝴蝶的各種習性,洞察幽微,瞭如指掌,曾寫出不少佳句。
  • 《元詩紀事》記載:趙孟頫是趙宋王室的後裔,善工詩、書、畫,在南宋末年,頗有名氣。
  • 袁枚喜歡梅花,擅寫梅花詩句。一次,他要外出遊玩,一位朋友為他送行。兩人在花園中,邊走邊談,忽然,朋友指著滿園的梅花,十分惋惜地說:「唉,你要走了,這園中盛開的梅花,可惜你帶不走啊!」
  • 京城有兩個自稱「才子」的結拜弟兄,他倆都總覺得學問不淺。一天,他倆一塊兒到城外去遊玩,出了城沒有多遠,便來了詩興。
  • 中秋之夜,皓月當空,波濤滾滾的長江,湧動著月華。這時,東晉鎮西將軍謝尚(308—357),正率領軍隊,駐守在長江之濱的採石鎮。
  • 江淹是南北朝時一位較有名望的文學家,年輕時,寫了大量優秀詩文,倍受人們讚賞。
  • 第二天一早,來到宣德里聽琴的人特別多,其中有不少詩人墨客。陳子昂取出桐琴卻猛地把它往地上一摔,頓時弦斷琴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