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關節炎和心臟瓣膜疾病治療新發現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07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彭巍墨爾本編譯報導)最新醫學研究發現,與風濕性關節炎有關的一種蛋白質也與心臟瓣膜疾病,包括動脈瘤存在關聯。這個發現將有助於心臟瓣膜疾病和風濕疾病的治療。

墨爾本《時代報》7月21日報導,一篇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論文公佈了這一發現。此發現不但有利於研發新的治療心臟瓣膜疾病的方法,而且也將有助治療於風濕性關節炎和其它炎風濕類疾病,例如風濕熱。

沃爾特和伊麗莎霍爾醫學研究所(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的科學家們在進行遺傳學研究時首次發現了這種蛋白質,即腫瘤壞死因子TNF。它是一種產生於血液和骨髓細胞的炎症性蛋白質。過多的TNF將導致身體免疫系統反應過度,從而導致永久性炎癥。

分子生物學家布耶(Philippe Bouillet)認為,體內TNF過多會使心臟瓣膜加厚,心臟瓣膜難以更好地合攏,從而導致血液迴流進心臟。這意味著血液的脈動不足,而且會給心臟造成壓力。他說:「人體需要TNF,但不要過多。好東西過多並不是件好事。」

這項發現為DNA研究開闢了新領域,特別是針對不穩定分子的研究和減少TNF產生。風濕性關節炎疾病的治療藥物都是基於減少體內TNF含量而設計的。然而,服用一段時間後,超半數患者都對藥物產生抗藥性。

布耶說:「此發現將會給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帶來福音,因為它提供了其它方式去治療那些對藥物產生抗藥性的患者。」

大約2%的澳洲人患有慢性風濕類疾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他們遭受著關節疼痛和損傷的折磨。 拉籌伯(La Trobe)大學和貝克(Baker)IDI研究所的學者們正在對此進行研究。布耶說,他希望從實驗鼠身上獲得的研究成果可以很好地應用到人體上。

責任編輯:李欣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