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根治華社過馬路「怪象」

交通督導員宣導安全七要點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07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長者橫過馬路時被車撞倒的事件不時發生,上週五的致命車禍發生後,「橫行」現象並沒有因此而停止。為了讓行人瞭解道路安全守則,交通局安全教育專員繆昱東與五分局安全教育警員葉家傑22日走進「探訪護士」華埠退休居民社區服務中心,向在座數十名耆老講解安全過馬路知識。

新移民常見四「習慣」

在紐約華人社區,集體闖紅燈的現象非常普遍,甚至父母領著孩子一起闖紅燈過馬路。交通局和警局兩名安全教育專員透露,華人新移民最常見的幾個問題是:第一,只要前面有人穿馬路,他就跟著穿,「只看人不看燈,非常奇怪的過馬路邏輯,尤以東百老匯福州街最嚴重」;

21日華埠堅尼路,黃燈閃爍停止,變成紅燈後,老人還未走完全程。後面的年輕人見斑馬線上還有人,即闖燈過馬路,看人不看燈,讓一旁的車輛鳴笛不已。(蔡溶/大紀元)

第二,見車停就過,但那里並不是給行人穿行的地方。也許在中國大陸,見多了莽撞跑出來的行人,司機都很「小心」,「防止別人犯錯誤」;可是在美國開車講究路權,司機沒想到在斑馬線以外的地方,突然衝出來一個行人,「反應不過來」。

第三,遇見消防車、救護車和鳴笛的警車也照過馬路,最多小跑而過。問題是「你小跑能比救火車還快?太危險!」葉家傑警佐說,行人亂過馬路除危及自身安全外,亦對路面上的行車者造成危險,害人也害己,這種情況如果被抓就要罰款。

第四,父母領著孩子過馬路時,沒有抓緊小孩的手,甚至帶頭闖紅燈,不僅沒有樹立「遵守規則的榜樣」,對小孩生命安全也沒負到責任。

耆老安全行走七要點

紐約市每年有超過300名行人,在馬路行走或穿越馬路時遇上車禍身亡。繆昱東說,上述陋習導致的交通事故,不叫「意外事故」,肇事前都可以預防。市長白思豪上任後,積極推動「零死亡願景」,教育、立法、執法三管齊下,希望10年內消除行人因車禍喪生的現象。

繆昱東針對老人行路緩慢的特點,建議耆老安全行走7要點:

1. 年紀大的老人外出應儘量穿顏色鮮艷的衣服;
2. 當交通燈剩10秒以下,應停步等下一個綠燈;
3. 不要走出人行道,唐人街街道窄小,貨車轉角不夠空間時,甚至會壓上路牙,尤其注意左轉的車輛;
4. 看盲點,大巴士和大貨車的盲點特別大,不要貼著大卡車走,司機很可能看不見你,要讓司機知道,最好向司機揮揮手;
5. 留意後退的車,如果車尾白燈在閃,就意味著車輛預備後退,儘量不要在大貨車後面過馬路;
6. 即使過單向馬路,也要先停步,看清楚,才橫過馬路,因為急救車、救火車可以逆向開進小路;
7. 走路時不要講電話。

最後,葉家傑警佐說﹕「千萬別為了搶時間,曲線過馬路。退一步海闊天空,平安回家才是最重要。」

責任編輯:季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