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工藝台灣重現 天目茶碗幽遠樸拙

黃玉燕台中
font print 人氣: 25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07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木葉天目」自宋代後,工藝技術一度失傳。鶯歌陶藝家靖翁在台中大墩中心展出系列天目茶碗創作,每件作品在意境幽遠中,隱含拙樸妙趣;以台灣的泥土、樹葉,重現宋朝工藝精品,多次婉拒大陸延攬,他說,「多年鑽研的成果,木葉天目是屬於台灣的資產,不願看到大陸習得技術,反以量產銷台。」

陶藝家靖翁本名陳木泉,自小熱愛繪畫,1975年接觸陶瓷後,深深著迷於釉藥的變化豐富多樣;他曾經歷各種陶瓷工廠實地操作,從煉土、拉坏、刻畫、釉藥配置、燒窯等一系列製程的磨練,打下了深厚的陶瓷製作基本功。

天目釉自宋朝因戰亂失傳後,60年前日本專家從宋朝文獻找到配方,使天目釉再度重現,但是日本方面認為不精緻,於是公開配方,想尋得能夠重製的創作者。

最初以創作原住民陶藝為主的陳木泉,一次赴日本參展,在觀賞茶碗展後,便埋首研究天目釉。經過5個多月研究,50件進窯作品大概只有1、2件可用,成功率低於2%,「失敗了就再做,因為我想重現最初天目釉的感覺」。

靖翁「木葉天目茶碗」系列,葉片多取自台灣構木,也是原民常用的生活素材;燒製過程是將真實葉子不做任何特殊處理,直接燒製在茶碗裡,溫度一但沒掌握好,葉子就不會成形落碗,反而碳化消失,因此燒製困難度相當高。

陳木泉燒製素材全取自台灣本土,他走訪宜蘭,或在台北市區工地中尋寶,也走訪屏東泥火山,或到開鑿山洞前等待;有趣的是,取自台灣南北各地的泥土,燒製後的色澤,不僅各異其趣,甚至呈現出「北藍、南綠」的特性,讓人不覺莞爾。

成功創作出天目茶碗後,日本隨即派人來台洽談合作,大陸更高薪想延攬陳木泉入籍,但他說,「我是用台灣的泥土、樹葉跟枯枝創作,這是台灣的東西。」同時更深謀遠慮認為,「我研發多年的技術,一旦大陸方面取得後,就能以量產,反過來銷台灣,我不願看到這樣。」並表示,屬於台灣的天目茶碗,希望能結合台灣的好茶,推動屬於台灣的茶道文化。

責任編輯:羅令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就像迎接新生兒一般,參加「集集蛇窯」柴燒陶研討營的陶藝工作者,今天以欣喜的心情從窯體捧出一件件陶燒作品。
  • 苗北藝文中心展出500多件精緻細膩的柴燒陶藝作品,是苗栗縣柴燒陶藝協會28位創作者精心雕琢的陶藝創作,樸實溫潤的質感,表達個人的柴燒風格;「柴燒之美─苗栗土、苗栗茶」展,是「柴燒」陶藝結合飲茶文化以及在地情感的生活美學,自即日起至3月28日展出。
  • 即日起至6月30日止,鶯歌陶瓷博物館廣邀館方在地及鄰近區域(三峽、樹林、土城、龜山、桃園市、八德、大溪)之個人、工作室或公司報名參加「2013鶯歌燒品牌計劃徵件」,每一個報名團隊以3件(組)產品為限。今年限定以「胭脂紅」、「青花」、「結晶釉」、「金銀彩」、「青瓷」為主題元素來設計餐具,需具實用性且可量產,且陶瓷材質佔作品75%以上。
  • (大紀元記者楊小敏台灣高雄報導)由高雄窯業聯盟策劃舉辦「2013台灣國際茶碗展」,首次在台灣盛大展出,展期至10月20日止在高雄市夢時代購物中心8樓時代會館。此次展覽來自全球23個國家,共計有百位陶藝家300件作品參展,亦是歷年各國舉辦以來最具規模展覽。
  • 神山清子是日本自然釉陶藝大師,也是日本當代相當活躍的女性陶藝家,22日上午在苗栗陶瓷博物館捐贈「段切四方花入」作品給苗縣府典藏,文觀局副局長林彥甫回贈「賜萬福」木雕作品表達謝意;即日起該作品在該博物館展示,喜愛賞玩陶藝作品的民眾可前往觀賞體驗自然釉之美。
  • 十一世紀的北宋汴梁(開封),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繁榮的城市,人口超百萬,在那個時代,全世界都找不出第二個有這麼大規模的城市來,每一日從汴梁城郊趕進城屠宰的生豬,即有萬頭之多。我們現在展開《清明上河圖》,或者翻看《東京夢華錄》,還能夠領略到撲面而來的北宋東京的如夢繁華。
  • 與後面的明朝相比,宋代社會的國民收入與消費表現出相對的「高收入+高消費」色彩。富商的收入與消費難以統計,不過官員的俸祿、僱工的工價與小商販的日收入,還是可以比較的。
  • 有友人問我:假如宋朝發生爆燃事故,致數十人死亡,政府會如何處理?我回答說:拿相關官員問責是少不了的。今人念茲在茲的問責制、引咎辭職制,其實並不是西方舶來品,也不是新鮮事物,中國古時已經形成了比較周密的制度。在宋代,如果發生大的災害,如火患、洪澇、乾旱等等,朝廷事後通常都要對政府的責任人進行處分。責任人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對事故負有直接責任的官員,比如因為瀆職而引發火災者、災害發生後救災不力者;二是對事故負有領導責任的行政長官;三是對事故負有政治責任的政府首腦。
  • 記憶中,我童年的玩具基本上都是自己和小夥伴們動手做的,店舖中幾乎沒有甚麼玩具售賣。那時還是剛剛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初。想不到在一千年前的宋朝,城市中已經出現了專門的玩具市場,養活了一群專賣兒童玩具的小商販。
  • 那個著名的德國社會學者韋伯,有一個論斷:「傳統中國的官吏是非專業性的,是士大夫出任的官吏,是受過古典人文教育的文人;他們接受俸祿,但沒有任何行政與法律的知識,只能舞文弄墨,詮釋經典;他們不親自治事,行政工作是掌握在幕僚(師爺、胥吏)之手。」我將韋伯的這句話發到微博上,詢問網友是否覺得他說的有道理。果然,多數網友都認為韋伯說得很精闢。一直以來,我們確實受到韋伯式歷史敘述的誤導,以為中國古代社會並沒有專業化的法官,或者說,以為古代法官都缺乏法律專業的訓練。歷史的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至少我敢說,韋伯的描述並不符合宋代的司法制度,因為宋朝司法的專業化、職業化可能超乎今人刻板的臆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