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華埠上演 「逼遷」與「反逼遷」

新房東房屋違例100項 房客告上法庭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09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今年63歲的鄧大衛在華埠伊麗莎白街90號已經住了35年,但是這個家已經沒辦法再住下去:4年前臥室的天花板就塌了一大塊, 露出了竹片內層,透過縫隙可以看到上面;去年他家的水池排不了水、沒辦法洗澡;灶頭也壞了、沒辦法開火;房間有漏水問題,還有裂縫,每次樓上一裝修,牆壁裂縫更大。最讓他感到無奈的是,房東不允許房客進行任何維修。鄧大衛不得已,只好搬遷。

伊麗莎白街90號屬於租金穩定樓,像鄧大衛住的兩房一廳,月租金大約273美元,遠低於市場價。他說,大樓過去三年來兩次易手,大業主馬洛達(Fred Marolda)用300萬美元買下沒多久,3個月前他就以650萬美元轉賣給James Fong。

馬洛達當年買下一批華埠和下城的樓房後,曾因涉嫌惡性逼遷數百華人房客,受到紐約州政府房客保護小組(Tenant Protection Unit)調查。他將伊麗莎白街90號轉賣給亞裔新業主James Fong後, 鄧大衛本希望居住環境能得以改善,沒曾想新業主「變本加厲」。亞平會住房及社區服務部門主任趙思明表示,以如此惡劣的居住環境逼遷住客,「10年來還是第一次見到」。

Betty伍女士自小住在伊麗莎白街90號,已經住了44年。她家的臥室頂上也同樣塌了一大塊,還有下水道堵塞的問題,新房東找人修理後,情況更糟:廁所的抽水馬桶自7月19日搬到了客廳中間後,至昨天(9月10日)她帶記者們「參觀」時,仍擺在客廳中間「待完工」,每間房的天花板幾乎都破損不堪,生銹的水管,觸目驚心,生活似乎回到「原始社會」狀態 。

Betty伍女士的臥室頂上也同樣塌了一大塊。(蔡溶/大紀元)

伍女士說,裝修揚起的粉塵,令她難以呼吸,在環境弄得一團糟的同時,新房東請的工人試圖說服她接受低價的「買斷」協議,就是房東出一個價錢,讓她搬走,從此房東可以脫離租金管制,按市場價格收租。但是伍女士堅決不搬,她聯手鄧大衛和另外兩名租客及租客協會,於昨天上午將新房東James Fong告上紐約曼哈頓的房屋法庭,告他有100多條輕重程度不同的房屋違例,包括施工工程沒有申請房屋局的開工許可、大廈的防火物料被拆除等,對房客們的安全、健康構成損害,要求其將破敗不堪的老房維修好;停止非法施工、騷擾租客,限期執行。

近幾年,在曼哈頓華埠一直上演著「逼遷」和「反逼遷」的故事。 而這種逼遷炒樓行為已影響到華埠的人口分布,有人擔心,長此下去,市府為低收入人士提供的穩租房源減少,也會導致華埠的華人人口進一步減少。

多個社區機構和民選官員協助房客向法庭投訴。包括MFY法律援助機構、亞平會房屋服務部、唐人街住客協會亞裔反暴力聯盟(CAAAV)、庫柏廣場委員會(Cooper Square Committee)、州參議員史葛靜代表、市議員陳倩雯代表等都出席了昨天的記者會。

根據紐約市房屋局的網站上刊登的訊息,目前伊麗莎白街90號已經被勒令停止一切施工。記者試圖致電房東James Fong,電話被接駁到語音信箱 ,至截稿時仍沒收到回復。

責任編輯:季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