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同理心對待孕產婦 高美玲推動「友善溫柔生產」

賴月貴新竹

人氣: 39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09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高美玲每次談到「友善溫柔生產」,眼睛就會發亮,她說,女人因為心中有愛,所以甘心忍受疼痛;然而生產過程是很辛苦的,應該被溫柔、友善地對待,像王妃般享有榮耀與尊嚴。

高美玲教授於9月5日應邀到竹北演講,她首先播放一支溫馨感人的影片,記錄著一對夫妻共同迎接他們的寶寶出生;一個生命來到地球,即將展開他的旅程,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丈夫全程陪伴著,以精神支持、按摩、音樂、坐生產球律動等方式幫助妻子減輕疼痛,直到寶寶生出來,兩人經過了一場奮戰。

男性現身說法,鼓勵準爸爸陪產。右2為高美玲教授。(高美玲提供)

媽媽抱著剛出生的嬰兒,說出自信與心聲:「女人,上帝讓妳能夠懷孕,就代表妳的身體能夠應付懷孕中的大小事,不用擔心;而生產這麼艱難的事情妳都能度過,就代表著妳有足夠的能力,可以應付生活中的大小事。」

遵循自然 忌多餘醫療介入

「友善溫柔生產」的概念,就在於兼顧安全及舒適的情況下,避免不必要的醫療介入,它是在自然生產觀念下,更體貼女性的做法。

高美玲表示,她不否認科技在醫療上的功用,但過度的醫療措施會干擾整個生產過程,違反自然,因此一個醫療的介入常會引發另一個醫療介入的產生,甚至形成所謂的「醫療介入瀑布」。

她舉例,生產的疼痛是逐漸增強的,產婦能慢慢地適應,同時大腦也會分泌腦內啡止痛;但是如果用了催產劑讓子宮急遽收縮,突如其來的疼痛會讓大腦來不及反應,無法分泌腦內啡,就需要使用止痛劑,導致媽媽用力不好,反而無法靠自力生出寶寶,這時就必須使用真空吸引把寶寶拉出來,又由於對疼痛的感受,寶寶未來的吸吮能力就會不好,造成日後媽媽哺餵母奶困難等一連串影響。

教學示範:坐產球的律動可以主動掌握疼痛的感覺。(高美玲提供)
產房設備之一,直立式坐姿。(高美玲提供)
教學示範:幫孕婦按摩。(高美玲提供)

我國剖腹產比率列世界第二

有愈來愈多訊息顯示,剖腹產弊大於利,但為何採取剖腹產的比率仍然居高不下?據調查資料顯示,2010年台灣產婦剖腹生產的比率居然達37%,僅次於中國,高居世界第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剖腹產的比例若超過15%是應該被檢討的,因為剖腹產可能造成產婦出現感染、失血、懷孕併發症等問題,嬰兒則可能出現呼吸問題、哺乳困難、兒童糖尿病及氣喘等。

而選擇自然生產,可以創造三贏的局面,對媽媽的好處:體力恢復快、能立即下床及哺乳、產後疼痛少、身材恢復快;對嬰兒的好處:抗壓性高、可降低呼吸、消化系統、過敏性疾病的機率;另一方面還可以節省醫療資源。

顯然,台灣在自然生產知識宣導不足、衛生署未能有效控管剖腹產及醫院浪費醫療資源等三方面,頗值得深思。

成立「生動盟」 為產婦請命

有鑑於只有理論宣導無法撼動人心,必須採取行動,才能加速推動改革,尤其在台灣龐大的醫療體系下,任何主張都可能引起牴觸的力量,因此高美玲號召了一群有心人士,包括大學教授、婦女團體、醫師、記者等,共同成立了「生產改革行動聯盟」(簡稱生動盟),是一個針對台灣現行生產制度提出改革方向與願景的團體,期望生產是友善、符合人權、尊重自主意識、醫用關係彼此尊重。

生動盟選於2015年5月5日開始運作,為台灣女人請命,5月7日舉辦了第一場記者會,指出現在許多孕婦生產都要經歷灌腸、剃毛、禁食、吊點滴、催生、剪會陰等「生產全餐」,這些非必要的措施讓產婦感到不安、痛苦和委屈。生動盟呼籲衛生福利部,盡速制定完整的孕產婦健康照護臨床指引,推動溫柔生產,讓生小孩不再是痛苦折磨。

常規、非必要的「生產全餐」很殘忍、不人性。(高美玲提供)

母乳 上天給寶寶的最佳禮物

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於1989年發表聯合宣言,保護、鼓勵及支持母乳哺餵;並於1991年推動愛嬰醫院,目的在執行成功母乳哺育的10大措施,以及終止提供醫療機構免費及低價的母乳代用品。

台灣也在1998年參酌聯合國標準,進行國內母嬰親善醫院的推動;1999年由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試辦;2001年起開始辦理全國認證評鑑;截至2015年止,全國通過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的醫院共達177家。

經過了十多年的努力推動,哺育母乳的觀念至今已普遍為醫院和產婦所接受,現在在醫院裡,醫生不再是問產婦:「要餵哪一牌的奶粉?」而是問:「是否要選擇自己餵母奶?」

高美玲說,母奶是上帝賜給每個寶寶最好的禮物,而創造一個讓母乳哺育成為常規的照顧環境,是給予每個生命最好的開始,推動哺育母乳是她醫護生涯的第一個挑戰,也很欣慰今天能有這樣的成果。

接受電視台採訪,說明哺餵母奶的重要。(高美玲提供)

完善照護 助產士制度引關注

找助產師(士)生產很過時嗎?台灣是全球助產士接生率最低的國家,但在英、法、德及北歐各國等歐洲國家,助產士負責了六至九成的正常(低危險)生產,即使是由婦產科醫師主導的高危險妊娠,也幾乎都有專業助產師共照。

在台灣,很多醫師無法支持友善生產的措施,這與目前生產資源仍分配不均、產科人力不足有關,因此全程陪伴,從懷孕、生產到哺育,一條龍的照護就顯得格外重要,助產士的專業即將慢慢引起重視,未來該如何增加助產士訓練管道,讓助產士與婦產科醫師形成合作團隊、共同照護孕產婦和新生兒,值得關注。

高美玲兼任台灣助產學會理事長,她體悟到生產教育的重要性,希望能讓學生成為一粒種子,未來畢業後能將「友善生產」的理念,在他們自己工作的醫療院所落實;她也持續推動助產士教育制度,並透過婦女團體舉辦觀念宣導活動,讓更多台灣婦女知道其實自己是有選擇的權利,不是只能一味的委屈、配合產科醫師。

婦女生產陪產員訓練。(高美玲提供)

高美玲說,推動「友善溫柔生產」會是她人生中的第二個挑戰,一路走來非常辛苦,也碰到很多阻力,但是身為女人,因為切身經歷過,所以想為女人爭取被溫柔對待的權利,「不論多麼辛苦都是值得的。」

友善溫柔生產6大措施

(1)自發性產程(不用催生、引產)。

(2)待產過程中可以自由活動。

(3)家屬陪產、持續性的精神支持。

(4)不常規使用醫療介入。

(5)採直立式(跪著或蹲著)姿勢生產。

(6)母嬰不分離,產後半小時立即餵哺母乳。

高美玲教授小檔案

●現任: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護理助產所教授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哺餵母乳諮商講師及認證委員

台北市衛生局 母嬰親善醫院指導專家

台灣助產學會 理事長

生產改革行動聯盟 祕書長

●學歷:

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 博士

高雄醫學院 學士

國立台北護專 專科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