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植榮:中國股市泡沫擠淨了嗎?

人氣 2995

【大紀元2016年01月28日訊】2016年1月27日,上證指數跌至2,736點,深證成指跌至9,422點,半年時間裡暴跌了將近一半,2015年廣為傳播的「上證4,000點才是A股牛市的開端」、「‘改革牛’成立,市場不差錢」、「滬指下半年上8,000點」等謠言不攻自破。那麼,中國股市泡沫擠淨了嗎?

股票就是股民作為公司股東的出資證明。公司融資管道很多,如向銀行貸款、私募等,而股票則屬於公募,是公司向社會公眾公開募集資金,誰買了股票誰就是公司的股東,即使你買了股票後反悔也不得抽逃出資,即公司不會退還你購買股票的錢,但你可以把股票拿到證券交易市場上賣給想要的人。不管這檔股票被誰持有,它就是作為公司股東的出資證明。

從股民方面來認識股票的本質,股票的首要職能就是分紅依據。公司不是按股票的價格分紅,而是按持股數分紅。假如公司發行了1億股股票,公司拿出1,000萬元來分紅,每股就是0.1元的股息,如果你持有1,000股,那你就分得100元的股息。

股票的第二個職能就是公司破產清算時用於分配剩餘財產。公司破產後是按先後順序償付的,首先是法院的破產清算費用;接下來是職工的工資、社保和法定補償金;再接下來是政府的各種稅費;第四步是各種債務;股東權益排到了最後,也就是說,公司把債務清償後如果還有剩餘財產,才按持股比例分配,至此公司破產程式走完,這檔股票也就作廢了。公司破產一般都資不抵債,清算時連債務都得不到清償,根本沒有剩餘財產給股東分配。

股票的第三個職能就是參與公司重大決策的投票權重。上市公司的權力機構是股東大會,公司重大決策均由股東大會表決,而每一股的股票代表有一個表決權。

由於多數股民根本就不考慮公司破產和投票權問題,這樣,從投資角度來說,股票最主要的職能就是分紅依據。

我們再看看股票的價值在哪裡。首先要瞭解市盈率。市盈率就是股票價格是上市公司年度營業利潤(稅後)的倍數。假如一家公司發行了1億股股票,現值25元,該公司上一年度的利潤為5,000萬元,每股利潤0.5元,我們就說這檔股票的市盈率是50倍。換言之,該公司按目前的盈利能力,收回總股本需要50年。市盈率的倒數就是收益率,這檔股票每年的收益率為2%,也就是每年能收回總股本的2%,同樣表達了需要50年才能收回總股本。

股民一定要清楚,公司並不是把盈利都給股東分紅,因為公司在向股東分配利潤前首先要拿出一部分利潤彌補前一年的虧損(如果有的話),並提取10%的法定公積金和任意比例的任意公積金,最後剩餘的利潤才用於股東分紅。中國不少上市公司由於把利潤都留存了,不給股東分配,成了一毛不拔的「鐵公雞」。

2016年1月27日,滬市A股市盈率為13.67,深市A股市盈率為39.7,中小板市盈率為48.84,創業板市盈率為77.64。根據《滬市上市公司2014年年報整體分析報告》,滬市非金融類企業淨資產收益率為8.76%,每股收益0.39元,股利支付率為32.12%,也就是每股支付股息0.125元。

可見,中國股民要想收回買股票的投資,需要把市盈率的倒數再除以32.12%。也就是說,按2016年1月27日的收盤價計算,購買滬市A股股票平均要43年回本。如果你25元買檔股票,假定該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不變,你投資的25元需要43年才能收回成本。現在25元還能吃個盒飯,通脹率按3%計算,43年後買今天這樣的盒飯就花90元。

這是按照市盈率較低的滬市A股平均市盈率計算,深市、中小板、創業板的市盈率更高,買這樣的股票回本的年限更長。股民要考慮一下,中國企業壽命超過43年的能有幾家?也就是說,將來有可能你的股票本錢還沒收回來,公司就倒閉了,你的股票就成廢紙了。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中國股市泡沫仍未擠淨。按照中國上市公司的派息和收益情況,市盈率超過10(收回成本超過31年)即存在泡沫。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中國股市七個月內第二次跌入熊市
傳李克強緊急叫停A股熔斷機制
滬指收盤下跌3.23% 失守2900點
李源潮在達沃斯承諾「照顧」股市投資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