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年讀《論語》

人氣 356
標籤:

【大紀元2016年0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微宇日本東京報導)1月1日元旦,致力於保持和弘揚傳統文化的日本公益財團法人斯文會,按照每年的新年慣例都會在東京的湯島聖堂–日本最大的孔廟的主殿大成殿前舉行新年首次朗讀《論語》。領讀的宇野茂彥先生表示說,新年朗讀《論語》是一年的好開端,在充斥現代科技的現代更應重視傳統文化。

朗讀《論語》是斯文會新年的慣例儀式

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將黃曆新年改以元旦作為大年初一,是每年最隆重的節日。溫暖和煦的冬日裡,神社,寺廟到處是新年參拜的人群。

在東京的湯島聖堂,朗讀《論語》是斯文會的新年伊始的慣例儀式。今年朗讀《論語》分上午和下午共舉行兩次。每次開始前,參加者首先起立,向大成殿內供奉的孔子孟子等儒家聖人鞠躬,以表感謝;落座後由斯文會的石川忠久理事長向各位寒暄問候新年,介紹大成殿的含義後,由中央大學名譽教授宇野茂彥先生領讀《論語》。

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見有一欹器,問了守廟人後講:「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明君以為誡,故常置於座側。」故此器又名勸誡之器。圖為滿則覆的瞬間。(張本真/大紀元)

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正在嘗試『宥坐之器』。(張本真/大紀元)

參加者男女老幼皆有 座無虛席

參加者中包括公務員、會社的社長等,他們把元旦參加朗讀《論語》作為一年的最好開端,像每年年初去首次參拜神社一樣,成為了一種新年慣例。

石川先生在儀式完畢後接受採訪時表示說,參加朗讀《論語》的人數年年在增多。他說:「湯島聖堂建成已有326年,即使在戰爭時期每年都舉行朗讀《論語》的活動,一直延續至今。孔子說的溫故知新,溫習舊的知識文化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就像孔子說的,保持傳統很重要。朗讀《論語》是很不起眼的小事,不是說一下就學成甚麼,而是一點點持續努力學成。」

家住東京的大久保夫婦帶兩個已上初中的孩子前來參加,他們已是第三年參加這樣的朗讀會。大久保佳子介紹說,自己在上中學時就喜歡古典漢詩,同時也教孩子,孩子接受傳統教育受益良多。

曾在中國居住過6年的橫山女士已75歲。她說:「朗讀《論語》是日本的傳統。在江戶,明治時期,稍微富有的家庭,都會送小孩兒都去私塾學習《論語》等四書。像夏目漱石等日本名人都是從小就學習《論語》等,接受正統的儒學教育。現在日本有些地方的小學和私塾的課程中也加進《論語》。」

橫山女士說:「朗讀雖然簡單,只是發出聲音大聲讀,但對孩子卻很有益。『聰明』是指用眼和耳同時讀,並且讀是用心地讀。培養聰明的人,朗讀是最好的訓練。同時她還談到由於中日關係緊張,有很多日本人不喜歡現在的中國,但日本人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卻非常推崇,日本人崇敬孔子,因為學問和文化是不分國界的。」

科學充斥的現代更應注重傳統文化

湯島聖堂大成殿在新年時對外開放的「宥坐之器」吸引了很多人去嚐試。「宥坐之器」出自於《荀子・宥坐》篇,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見有一欹器,問了守廟人後,說的:「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明君以為誡,故常置於座側。」故此器又名勸誡之器。

「宥坐之器」在中國2500年前即已失傳不復存在,這裡展示的是由日本的工匠針生清司根據文獻,經過多次失敗花費了13年才複製出來的。針生將它贈送給中國曲阜孔子博物館和獻納於世界文化遺產的嚴島神社等處。

此次《論語》朗讀師的宇野表示說:「日本的科技進步是建立在傳統文化之上的。就像《論語》中說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日本人對工作滿懷熱情,嚴謹認真。直到做出自己滿意的產品,這種敬業精神從江戶時期就被推崇。但現在的中國,不重視『工』,只想『利』,是失去民族傳統價值的表現。」

在談到近代中國人來日本學習的傾向時,宇野認為:「日俄戰爭後有很多中國留學生來日本學習,現在又有很多中國人來日本『爆買』。來的人多了,可能會瞭解到一些日本好的地方。但只有重視自國文化並引以為榮,才能看到他國文化的優點。只有真正看到他國優點的人,才不枉費出去的意義。」

就科學技術與傳統文化的關係,宇野表示說:「科學技術是人發明創造的,如果人缺乏基本的倫理道德,科學技術就是兇器。例如日本第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湯川秀樹先生,對核武器的存在持有疑問,參與了很多促使廢棄核武器的活動,認為這是科學家應該做的事情。」

宇野表示說:「科學越進步越需要倫理道德規範人。」他表示,2500年前孔子的教導有益於規範人的倫理道德。尤其現在倫理道德下滑了的社會,更應用孔子的教導去教化人。

責任編輯:遊沛然

相關新聞
組圖:日本新年神社外小吃紅火
許茹:從日本新年最熱賣的六件裝飾品說起
組圖:東京明治神宮 300萬人新年參拜
日本新年 「不倒翁市集」開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