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食農教育向下扎根 大坪國小培育小尖兵

「食農教育課程」驗收成果,小朋友將課程中體驗、學習到的知識,透過行動劇呈現,演出有模有樣、架式十足,儼然成了小小的食農專家。(賴月貴/大紀元)

人氣: 82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6年10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食農教育向下扎根,新竹縣農業處成立食農教育資源中心,與4所學校合作進行為期4週的食農教育,北埔鄉大坪國小從9月起進行親近土地、地產地銷、綠色消費和健康飲食等4大主題課程,10月12日驗收成果,孩子們開心的做好吃的青醬塗抹麵包,也上台以話劇呈現所學,演出架式十足,儼然成了小小的食農專家。

大坪國小校長彭銘君表示,大坪國小是多元智能生態小學,學校營造一個人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環境,讓孩子帶著感覺學習,打開聽覺、嗅覺、觸覺等,而「食農教育課程」則是將在地食材和飲食教育等觀念融入生活,讓孩子除了關注生態環境之外,更進一步關注生活、食物和土地三者的連結,這樣的課程會影響孩子一輩子。

新竹縣農業處「食農教育推廣課程」委由宇瀚泉公司規劃設計,計畫主持人陳政南表示,所謂的食農教育,就是要重新建立人與食物、人與土地的關係,了解自己吃的食物、培養選擇食材的能力,並且對農業生產者有更豐富、更深入的認識。

小朋友製作的圖卡新鮮有趣。(賴月貴/大紀元)
小朋友製作的圖卡新鮮有趣。(賴月貴/大紀元)

系列課程是結合學校與社區資源,讓孩子走出戶外、親近土地,第一堂課首先由農友帶小朋友一起種蘿蔔,陳政南說,這堂課不但能和學校自然學科相結合,在照顧植物長大的過程中也培養出孩子的責任感,更重要的是學會珍惜生命,另外,小朋友們也向社區媽媽請教蘿蔔的醃製方法和品嚐製成品。

新竹縣農業處傅副處長(左2)和小朋友一起做青醬。(賴月貴/大紀元)
新竹縣農業處傅副處長(左2)和小朋友一起做青醬。(賴月貴/大紀元)

「地產地銷」課程則是讓孩子知道食物里程和低碳飲食的定義,進而引申出環保愛地球的觀念,課堂上也讓孩子用在地的豬肉和胡蘿蔔做成漢堡排,親子一起在買菜中,也注意到了產銷履歷,赫然發現所買食材竟是北埔在地農友所生產,在驚喜中多了一份親切感。

好吃的青醬麵包,中為校長彭銘君。(賴月貴/大紀元)
好吃的青醬麵包,中為校長彭銘君。(賴月貴/大紀元)

九層塔是台灣特有的香料,對台灣人而言再熟悉不過了,小朋友採集校園內種植的九層塔,加上橄欖油、堅果、蒜頭和檸檬汁,用果汁機打成泥狀,就成了美味的青醬,可以塗抹在吐司上了,講到DIY,老師和小朋友示範完畢,大夥兒就躍躍欲試、迫不及待了。

到了驗收成果的時候了,小朋友分組討論、編劇,將他們在課程中體驗、學習到的知識,透過行動劇呈現,由農業處副處長、校長、老師和與會貴賓共同評審,選出最能傳達食農精神的組別,成為大坪國小的食農大使,未來將擔任推展縣府食農教育的小導覽員。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