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華裔老年移民增多 適應成難題(上)

剛到美國諸多不適應 擔心給兒女添麻煩成心結 出門又怕被人騙

布碌崙南部老人新移民逐年增多。 (于佩/大紀元)

人氣: 3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 ,

【大紀元2016年10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于佩紐約報導)「現在孩子們都長大了,孫子孫女也不用自己帶。當然要找點事做消磨一下時間啦。」於是,她成了松柏之家老人中心的常客。由於個性活躍,她總是能和各種各樣的老人們打成一片,不管是新移民還是老移民,不管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這幾十年裡,老人們的處境也變了很多。一二十年前吧,這邊華人很少,一出門基本都是老外。也沒有像這樣的老人中心。所以那個時候基本就只能在家待著,跟坐牢一樣。」吳大姐樂呵呵的說:「那現在就不一樣了。特別是這十幾年,華人越來越多了,老人也是布碌崙南部一個很大的群體了。如何照顧好他們已經成了社區必須考慮的問題。」

吳大姐說這就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因為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有來自上海、廣州、福州、台山等等。那麼不同地方的老人可能語言還不通。就是大家都是華人,都講中文,但是彼此卻聽不懂。所以,不同地方的人就傾向於跟自己家鄉的人接觸。大家平時約出來一起喝喝茶、吃吃飯。」

擔心子女嫌棄 老人擔驚受怕

這時,有電話打進來,吳大姐接了電話,用流利的英語跟對方交談。原來是她的女兒打來,要跟吳大姐一起去吃午飯。吳大姐說:「我就很獨立,積極跟外界打交道、交朋友,不拖累子女。有些老人特別是新來的很怕給孩子帶來麻煩,所以做事情就瞻前顧後的。」她表示社區裡的人往往不了解這些老人的心理,「他們就覺得這些老人為什麼不搭理人啊,為什麼防備心這麼重啊?明明很需要幫助,為什麼我們提供幫助時,他們卻說不要呢?他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現其實就是怕。因為他們大部分不懂英語,這樣猛然來到一個新環境,又沒什麼認識的老朋友,當然會怕呀。怕有人對他們不利,怕別人是有目的接觸他們的,比如前段時間的祈福黨。所以他們之所以有一些讓年輕人理解不了的表現,都是為了保護自己。不過這樣反而把他們自己封閉起來了。」

吳大姐感慨地說:「他們之所以這麼怕,其實還是怕他們的孩子不高興。比如,他們如果走丟了,是不是得麻煩孩子出來找他們。如果和人發生了糾紛,是不是得孩子出面來解決。如果被祈福黨騙了,是不是孩子損失很大。他們甚至特意和別人保持距離,就是因為怕自己家裡的事被到處亂說,孩子聽到後來責怪他們。」「他們怕麻煩孩子的事太多,孩子煩了,就不要他們了,把他們丟到養老院,再也不管了。他們是怕這個,其實真是很可憐啊!」

「老」移民初來乍到 一切都要摸索

今年70歲的翁大叔剛來美國一年,是個地道的新移民。他現在每天都到松柏之家來,「布碌崙老人中心不多,而且還有很多是收費的。所以我找這個松柏之家找了好幾個月呢。」

現在他住在女兒那裡,「我是新移民,來的時間太短,很多福利都還不能申請。所以現在吃、住、什麼都是花女兒的。」可能是不熟悉環境,翁大叔還有點靦腆,「光是一個出行就很困難啦。不知道怎麼坐車啊。而且就算是地鐵卡半價,出去一趟也要兩塊多錢呢。像有工資拿的年輕人可能覺得兩塊多很少啊。可是對於沒有錢掙的老年人來說,兩塊多也很多啦。因為都是要跟孩子伸手要的。」

吳大姐說,在布碌崙有很多像翁先生這樣剛來美國不久的老人。他們要么不知道有老人中心,有的就算知道也不來,「他們因為是新來的,跟大家不熟悉。所以剛一來的時候,他們可能會覺得,大家不太熱情,覺得受冷落,就不再來了。」「所以,他們的家人一定要幫助他們適應新環境,這是非常重要的。」◇

責任編輯:艾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