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麗‧流華-中國流行歌曲奠基到高峰

作者:曲典飛

1928年的上海外灘,圖右下角建築為歐戰紀念碑。(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555
【字號】    
   標籤: tags: , , ,

中國流行音樂的濫觴:編織時代的歌

每個時代有自己的時代曲,每個時代的人們唱著他們時代的歌。那時代、這時代,一首又一首,一闕又一闕,一曲又一曲,人間所吟、所歌,唱出時代風貌的人心與情感;一代又一代留音於詞的民歌,以時空的經緯織出風格獨孕的時代紋樣與質地。

中國第一首流行歌曲,黎錦暉在1927年發表的〈毛毛雨〉,起源於中國傳統民間曲藝,而非移植自西方。另一首黎錦暉在1930年代前創作的頗有盛名的〈桃花江〉也是取用了中國民間曲藝的元素創了早期中國流行音樂的風格。黎錦暉致力於推展國語運動,他從小就愛好民間曲藝,也努力研究收集,他運用了中國民間歌謠、民族曲藝的元素創作歌曲以推展國語運動、並且在國內外巡迴展演,無心插柳成蔭,也成了中國流行音樂的開路先鋒。

在黎錦暉發表〈毛毛雨〉之後,中國流行歌曲的號角從上海發聲。上海是從黃浦岸邊發展起來的國際都市,1930、1940年代,大都會夜上海人稱十里洋場,紙醉金迷;大都會的小巷中,小老百姓追求新奇時髦,亦步亦趨。隨著上海的發展,大量生產、國際貿易改變了傳統自給自足的農工社會;國際都市與外國的頻繁往來與文化的激烈碰撞下,也帶來了迥異於傳統中國之文化雜呈現象。在時代劇變之下,加上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學的影響力,書寫的語言表現和往昔的文言文學也大異其趣。

西風東漸,當時電影是時髦的代名詞,而隨著電影而創作的主題曲和插曲,賦予電影鮮活映像、深刻電影故事,也帶給人溫暖、愉悅的慰藉,普遍傳入大街小巷,好像有宋一代柳永詞的風靡,弄堂彎處,皆能歌電影曲詞,有的甚至還讓今人琅琅上口,卻不知道那歌曲是從那時代流轉至今。

歌曲為新興電影代言

前端的國際都市、戰時的特殊「孤島」(註1)上海成了中國流行歌曲的大歌坊和發聲地。當時中國處在內憂外患、國難日深的三十年代,上海由於獨特的歷史背景,成了孤立一隅的戰時「孤島」,不幸的租界命運也使得上海在戰時得到四年(1937年11月-1941年12年)「庇護」。孫蕤提到抗戰爆發時流行音樂的樣貌,說道:

1937年抗戰開始後,許多人為躲避日寇紛紛逃到上海,因為這裡有歐美各國的租界,日本人上不敢任意而為。這些人需要文化生活,於是後來在被日本人包圍的孤島上海,流行音樂和電影都出現了畸形的繁榮。加上從前一階段出現的歌星、作曲家在藝術上均已成熟,所以在此時就形成了中國流行音樂的第一個發展高潮。

中國,憂患;上海,繁華。中國人也藉由「孤島」的特殊條件,透過文學、歌曲、電影、歌舞劇、話劇等等展開各種抗日活動。那時代時髦的電影事業也在上海火熱興起,歌曲也為電影代言。伴隨著當時電影的主題曲和插曲,譜寫出二十世紀1930、1940年代的上海流行歌曲,成了時代新曲,民間音樂深入平民的生活,在遍地災難的時代有如春雨潤物,深得人心,這也展開了中國流行音樂的新章。

電影時代開幕,搭配電影劇情需要的電影歌曲也應運而生。1930年3月聯華影業公司拍攝默片電影《野草閒花》,當時人物的對話是以銀幕邊上的字幕來表白,電影公司嘗試給影片配上音樂和插曲,成為「無聲對白配音歌唱片」,且作了插曲〈尋兄詞〉,此歌一出,電影歌曲走到有聲電影的最前線。

1930年代初期,很快地上海搭上新興的電影工業列車,具備有聲電影的製作能力。中國最早的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明星影業出品,張石川導演,胡蝶、王獻齋主演)在1931年3月推出,電影結合歌曲就成了共生的關係,相得益彰,聲影披靡。電影運用了流行歌曲的吸引力,增強感染力,提高上座率,在當時是極為重要的商業手法。

1930年代,新興的電影媒體挾帶聲色俱全的優勢以及電影明星的魅力,很快地風行於城市中。1933年當年《明星日報》主辦了評選中國第一屆電影皇后的活動,胡蝶當選了,營造了茶餘飯後話題,電影成為大眾娛樂的寵兒,時髦的風尚。當年電影推出的速度非常快,人間愛情故事是常見的主題,抗戰背景常常寄寓愛國心,一部電影中主題曲加上插曲有好幾首,甚至十幾首歌,電影音樂也成為都市常民耳熟能詳的流行樂音,時代的苦難、人心的憂懼也在歌舞的愉悅中找到抒發。當時電影中之主題歌或插曲,每每成為上海流行歌曲的強棒,從而,歌詞成為街頭巷尾小市民朗朗上口的詞章。到了1940年代,中國流行歌曲大多配合電影影片推出,成就了第一個高峰。

註1:上海「孤島」時期,指的是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因上海市中心為公共租界中區、西區(時因公共租界北區、東區工部局已無力管轄,但不算做淪陷區)和法租界,日軍尚未能進入,因而形成四周都為淪陷區所包圍,故形似「孤島」。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1941年12月8日,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以前。在此期間,由於公共租界中區、西區以及法租界進入大量資本和人口,所以形成了一段被史學家稱為「畸形繁榮」的時期。

@*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國內地的流行音樂排行榜大大小小有數千個之多,當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地方電台閉門造車的產物,在全國范圍內有一定影響的音樂獎當在20個上下,以下是其中的代表:
  • 風靡中國大陸的流行歌曲「老鼠愛大米」最近在馬祖「狂燒」,不僅年輕人的手機答鈴、MSN、網路遊戲ID以「老鼠愛大米」做為主題,甚至當地卡拉OK都能點唱到這首歌。
  • 聆聽周雲蓬,不必要有一雙音樂的耳朵,只要讓我們易感的心,跟著寂寞的他一起去流浪。這位自九歲就失明的盲人歌手,1995年於北京圓明園開始賣唱生涯,像古代的荷馬、高漸離等盲藝術家一樣遊走他鄉。他的歌聲如此悲愴:「這時我們離家去流浪,長髮宛若戰旗在飄揚,俯瞰逝去的悲歡和滄桑,扛著自己的墓碑走遍四方。」(《山鬼》)
  • 透過老婆婆的講古,鄭欣對從前的上海有更深的瞭解,以前通過功能看到的片段過去、想不通的物事因果,原來是如此一回事,歷史的來龍去脈在他心中逐漸清晰……
  • (大紀元記者蘇臻編譯) 美國《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6月17日刊登莫克斯利(Mitch Moxley) 的文章〈租一名白人〉,這位白人以懺悔的心情描述他在中國作假、假扮成企業家的故事。以下是文章摘譯。
  • 在西方音樂界,很少有人不知道吳蠻的。她是第一位走進美國白宮、歐洲王室和西方古典音樂殿堂的中國器樂演奏家,被西方媒體公認為「將琵琶介紹到西方世界的最重要的藝術家」。在移居海外的20年裡,吳蠻的琵琶讓東西方文化牽手,讓古今音樂對話,她是馬友友「絲綢之路」上一根燦爛的絲帶,也是與世界著名藝術家經紀公司ICM簽約的唯一非西方古典音樂的演奏家。
  • 《華夏文明五千年》這個欄目,從獨特的視角介紹、展現中國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同時試圖在現代的社會條件下、結合現代人的心理和思維的特點延續我們的傳統,希望通過個欄目有助於架起一座跨時空的橋樑,在傳統和現代人的心靈之間促進溝通。
  • 上海老電影漁家女的插曲是陳歌辛作曲的一首家喻戶曉的好歌,竟然在一九四九年就被打成黃色歌曲,而另一首由中共黨員作詞的漁光曲又被推崇。結果兩曲的創作人員都慘死在毛時代。
  • (大紀元記者梁博加州硅谷報導)一件白色無袖旗袍,一頭經典復古的手推波紋髮,舞台燈光下的歌手梅楣彷彿站在巨大而古老的黑膠唱片上,隨著一曲曲華語老歌的旋律流轉,從美國科技重鎮硅谷回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上海。
  • 是不是因為更接近天空,所以西藏民族有著特別虔敬的心靈呢?風中飛舞的祈禱經幡和藏民們純樸的笑臉,是讓許多朋友感動的人文風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