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袋子」爭奪戰升級 習當局連出重招

人氣 8147

【大紀元2016年1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楊一帆綜合報道)中共六中全會後,習近平當局向江派爭奪「錢袋子」戰升級。近日,證監會、保監會等監管機構接連出招,強化對企業IPO、場外衍生品、樓市資金等的監管。

證監會集中終止56家企業IPO

據財新網報導,11月4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集中公布了6至9月56家終止IPO審核的企業名單。

鄧舸表示,56家IPO企業終止審查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業績大幅下滑,甚至虧損,24家企業涉此;報表項目異常變動,不能合理說明原因,3家企業涉此;未能回複審核中提出的問題,1家企業涉此;未及時更新申報材料,導致財務資料過期三個月自動終止,18家企業涉此;經營戰略及上市計劃調整,6家企業涉此;合規性問題未解決,影響發行條件,4家企業涉此。

鄧舸表示,證監會已在IPO審核監管的各環節制定並執行從嚴監管的工作機制和措施,已建立首發企業現場檢查機制,嚴格實施IPO各環節的全過程監管,對IPO中的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嚴防變相融資 加強場外衍生品監管

據財新網4日報導,近日地方證監局向轄區內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下發《關於進一步規範轄區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參與場外衍生品交易的通知》(下稱《通知》)。各證券、基金公司於11月3日左右接到通知,被要求開展自查。

《通知》明確禁止場外衍生品五類行為,即不得為客戶提供融資或變相融資服務;不得收取超過履約保障需要的保證金;不得依照客戶指令使用保證金;不得為非標資產規避監管行為提供服務或便利;不得有中國證監會禁止的其它行為。

一接近監管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去年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以投機為主要需求驅動,其典型就是具備場外配資功能的收益互換。

一證券公司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場外衍生品一個最大的特點在於可以通過設計複雜的交易結構達到某一種交易目的,而表面上根本難以看出,因此可規避一些強制性監管,此次監管文件則強調了事後追責。

報導稱,新的監管動向表明,券商場外衍生品一直處在監管高度關注之下,其作為銀行資金出表的通道也將被封堵。

據《上海證券報》同日報導,業内人士表示,上述《通知》將進一步堵住機構為客戶提供變相融資的道路,核心仍是給市場去槓桿。

保監會嚴令各保險機構自查不動產投資

據中國證券網報導,該報記者11月4日獲悉,中國保監會下發《關於開展不動產投資及基礎資產為不動產的金融產品投資自查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中,保監會要求保險機構:嚴格遵守不動產投資監管政策規定,規範開展投資運作;嚴格控制投資風險;開展不動產投資情況自查。

保監會明確,保險機構投資不動產,應當避免參與短期炒作;不得投資開發或銷售商業住宅;不得直接從事房地產開發建設(包括一級土地開發);不得向不動產投資項目提供無擔保債權融資;不得投資設立房地產開發公司;規範完善不動產及基礎資產為不動產的金融產品投資的決策程序和授權機制等,全面防範投資風險。

根據《通知》要求,保險機構要全面自查不動產投資情況,並於11月15日前,將自查情況報送保監會。保監會將抽查核實,對填報數據不真實或隱瞞違規問題的,將採取監管措施。

樓市掀最嚴房企檢查風暴

據《經濟參考報》4日報導,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嚴檢查風暴。檢查內容包括銷售誤導、炒作、捂盤惜售、暗中加價、捆綁搭售等違規行為,輕則公開通報、處罰,列入各地失信黑名單,重則追究刑事責任。萬科、綠地、萬達等大型房企紛紛被列入違規名單。

相關人士介紹,此前檢查從沒有像這一次是不留任何口子的「嚴查」,「不論企業項目大小,違規一併通報處罰。」

嚴查城市範圍在不斷擴大。11月3日、杭州四部門再度聯合發文指,將對15類不正當經營行為,加大整頓力度。

報導稱,除嚴查房企外,房企的資金來源也將被嚴控。據悉,住建部已經會同央行等金融監管部門,近期將開展專門針對互聯網金融、P2P違規進入樓市資金的專項「清理整頓」工作。

證券交易所也表示,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在重點調控的熱點城市競拍地王、哄抬地價,前次債券募集資金尚未使用完畢或違規使用募集資金的三類房企,將禁止發行公司債。房企發債募集來的資金不得用於購置土地。

證監會關注跨境操縱市場苗頭

據鳳凰財經報導,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11月4日表示,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在內地首次聯合組織打擊證券期貨新型操縱市場案件專題執法培訓班。最近,跨境操縱市場的苗頭已引起兩地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財政部:正積極推進房地產稅和個稅改革

中國證券網報導稱,11月4日,中共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財政與國家治理暨財政智庫60年研討會的書面講話中表示,房地產稅、個人所得稅等稅制改革正在積極推進中。

當局向江派爭奪「錢袋子」 劍指江澤民等家族貪腐黑幕

10月27日,中共六中全會閉幕當天,李克強主管的國務院國資委宣布,改革國有資產監督體制機制,開展國有資產重大損失調查。

同日,財新網公開談論大陸經濟出現五大新矛盾,強調國有企業改革、財稅體制改革要有所突破。

10月28日,習近平召開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習近平強調,要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各項任務,抓緊完成年度重點改革任務。

時政評論員謝天奇表示,六中全會剛結束,習陣營立即在經濟領域發起行動,表明「錢袋子」爭奪戰已成為習江鬥的焦點之一。「錢袋子」爭奪戰不僅與金融國企改革密切相關,也是清洗中國金融中心、江澤民老巢上海的關鍵環節,劍指江澤民等江派高層的家族貪腐黑幕。

中共江派等利益集團壟斷中國經濟命脈20多年,央企和國企幾乎成了其搖錢樹,他們從中大肆侵吞國有資產,瘋狂撈錢。近年來,習近平當局持續推進國企等經濟領域的改革,向江派爭奪「錢袋子」。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曾說,國企「改革」等阻力非常大,涉及龐大既得利益,要「改革」等於從他們手中搶蛋糕。#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習李派出七個督查組 「錢袋子」爭奪戰升級
經濟現五大新矛盾 習政治局定調財政貨幣政策
謝天奇:六中後習王火速行動 五路圍剿江澤民
分析:六中全會推政治生態變革 催生經濟變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