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海證券「蘿蔔章」引爆大陸債市信任危機

人氣 4045

【大紀元2016年1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12月20日,大陸國債期貨主力合約開盤下跌。有分析認為,國海證券「蘿蔔章」引發滾雪球效應,國海證券事件已從單純的機構間行為,逐步演化成一場債券市場的信任危機。

20日,大陸國債期貨開盤繼續大跌,創上市以來新低。10年期國債期貨開盤一度大跌1.13%,5年期也曾大跌0.70%,其後翻紅,然後步入盤整。

為緩解資金緊張,中共央行繼續投放流動性,20日淨投放1650億元(人民幣,下同),包括155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65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3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至此,中共央行已連續6個工作日淨投放。

「蘿蔔章」現滾雪球效應

據香港《經濟日報》20日報導,國海證券「蘿蔔章」事件的持續發酵已影響到很多債券從業人員的信心,導致機構人人自危,信用危機不斷蔓延。要求債券信用體系健全、債市業務流程強化、代持業務監管等呼籲聲不斷湧現。

據《上海證券報》援引市場人士的消息說:「目前我們已經暫停了所有的代持、過券等業務。」

所謂債券代持,是指投資機構在正常的債券業務之外,向代持機構轉讓債券並約定回購的時間、價格,從而獲得增量現金而放大債券市場交易槓桿的行為,代持機構會相應獲得資金拆借的利息收入。債券代持一度成為債券牛市和活躍債市的推手之一,目前監管層並未明文禁止。

由於銀行間市場很多現券和回購交易是建立在交易對手間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的,有些協議甚至是口頭達成的,因此,此次國海證券事件已從單純的機構間行為,逐步演化成一場債券市場的信任危機。

有大陸媒體報導稱,有業內人士表示,國海證券的債券違約事件,對債券市場的影響並不在於這筆100億元的交易,而是動搖了機構之間的信任,這對於信用市場來講是一個打擊。

據交易員透露,現在機構之間進行債券交易時,已經不會選擇平時沒有頻繁業務往來的機構作為對手方:「現在都怕違約,不熟的我們都不做了。」

有分析認為,當前債券市場所形成的建立在「人情」、「信任」或者「便利」基礎上的傳統微觀交易模式,市場波動一旦加大,遲早要出事情。本次債券市場受到的衝擊,說明這種微觀交易模式是不穩健的,具有內生的缺陷。未來機構和監管的行為很可能會繼續使得債市繼續「失血」,如果流動性不出現大幅好轉,調整很可能持續。

國海證券員工私刻公章造成巨額損

12月14日,有大陸媒體報導,國海證券一債券團隊原負責人張揚用「蘿蔔章」冒用國海證券名義,讓廊坊銀行代持的100億元債券出現虧損。

12月15日國海證券緊急停牌,後發布公告稱,相關報導涉及的張楊、郭亮私刻公司印章,冒用公司名義進行相關債券交易。公司未授權張揚、郭亮開展文中所提及的相關業務,更未授權張揚、郭亮簽訂相關業務協議,公司自身也未簽訂任何相關協議。

另據一份國海證券會議紀要文件顯示,15日,包括五礦證券、華福證券、聯儲證券、南昌農商行在內的22家機構與國海證券方面緊急商討了債券違約的處理問題。

12月18日,國海證券發出正式公告稱:「根據司法鑑定機構出具的結果,相關涉事協議中加蓋的國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印章與我公司在公安機關備案的印章不符。」公安機關已經立案。

大陸財經評論員葉檀對此表示,國海證券原員工私刻公章從規模看絕非一日之功,金融公司文化以及市場代持風控讓人不寒而慄。#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美聯儲加息 大陸國債期貨崩跌
國海證券「蘿蔔章」風波升級 20餘機構討債
小米SU7上市兩個月 車主開始賣車
為何印度股市漲幅超納指 中國股市萎靡不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