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宜縣食安檢驗中心揭牌 擴大檢驗量能

簽署合作備忘錄。(宜縣衛生局提供)

人氣: 291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6年1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月琴台灣宜蘭報導)飲食健康是人民的基本權利,宜蘭縣政府於率全國之先,104年制定「宜蘭縣飲食健康權自治條例」,保障縣民飲食健康,並率先採取行動堅持宜縣學校營養午餐瘦肉精零檢出,不得進入校園之後,12月23日更展現進一步保障縣民健康之決心,從田間到餐桌跨單位強化縣府檢驗能量,於宜蘭縣政府衛生局掛牌成立食安檢驗中心,為縣民食安嚴格把關。

同時,與宜蘭大學及杏輝藥品公司簽訂食品安全檢驗合作備忘錄,藉由產、官、學界的合作,擴大檢驗量能。另外,縣內農、漁、畜、環境保護、教育及加工業者代表也共同宣示將宜蘭縣整體生產環境朝向永續發展及推動各項食品安全管理作為,以「在地生產」「在地檢驗」「在地安心」的方向,維護縣內食品安全。

「發展有機農業,契合宜蘭環境永續的核心價值。」林聰賢縣長表示,103年實施的「宜蘭縣有機農業促進自治條例」,如今持續擴大縣內友善耕作規模,讓有機農業驗證面積從258.85公頃,迄今達500.8公頃,此外,縣政府推動「宜蘭嚴選」品牌經營,來做為幫民眾檢視生產作業與消費需求的平台,也期望打響有機新宜蘭的金字招牌。

與產業界代表宣示。(宜縣衛生局提供)
與產業界代表宣示。(宜縣衛生局提供)

林縣長進一步表示,對於各種食安議題,我們只有一個簡單的原則「只要有危害縣民健康之虞,縣府必定嚴格把關。」更明令將「食農教育」納入學校課程設計中。

宜縣食安檢驗中心揭牌。(宜縣衛生局提供)
宜縣食安檢驗中心揭牌。(宜縣衛生局提供)

縣長林聰賢表示,從田間到餐桌的安全管理監測,可分為三層把關機制,第一關是產地採收前的田間輔導,第二關為食材進入市場的快篩檢驗,第三關則是消費市場端的監測管理及抽驗。過去檢驗系統,分散於各單位,今日整合各局處成立食安檢驗中心,使從農場到餐桌各個環節的食品衛生安全做嚴格把關,確保落實「農安」到「食安」之管理模式,為打造宜蘭「食在健康食權幸福」的目標一起努力。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