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澳商界十大看點

人氣 36

【大紀元2016年1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伊蓮悉尼編譯報導)2016年全球動盪多變,英國退歐、川普勝選,相對於這些重磅消息來說,澳企業的首席執行官(CEO)們很難主導新聞頭條, 不過也有些例外。以下是從澳金融評論對澳商界2016年企業回顧點評中精選的十大看點。

解救同行於困境  BlueScope首席執行官領導力贏讚許

澳洲本土鋼鐵公司BlueScope的首席執行官Paul O’Malley堪稱本年度傑出首席執行官佳譽,這並非僅僅是他實現了公司股價的翻番,或者是他全年一系列的利潤提升舉措。 O’Malley值得讚賞之處,是他說服工會、政府、貸款人和投資者支持他拯救Port Kembla鋼鐵廠的計劃,並在讓BlueScope享受到部門有利條件,如價格上漲的前提下實施該計劃,此舉展現了鮮有的眼光、勇氣與決心。

鐵礦石價格翻番  澳礦業巨頭Fortescue柳暗花明

今年1月13日,一噸鐵礦石的價格為39.51美元,澳礦業巨頭Fortescue Metals Group和其董事長Andrew Forrest的2016年看起來布滿荊棘,集團股價一度徘徊在1.45澳元。實施的系列降低成本舉措也未能消減市場對公司經營前景,特別是其債務負擔的擔憂。 但到了年底情勢發生驚喜逆轉:鐵礦石價格突破至每噸80美元以上,FMG股價超過了6澳元,Forrest的資產價值增長了4倍,達到了63億澳元。

澳最大紅酒商Treasury中國市場大獲全勝

兩年半前,澳最大紅酒商Treasury Wine Estates任命Mike Clarke為首席執行官時,仍處在與KKR和TPG的收購談判破裂的陰影中。 但是在Clarke的領導下,Treasury經營實現大扭轉。 中國市場的銷售額暴長助推了公司利潤和股價的雙倍增長,同時,正如Clarke所預計,在截止12月31日的6個月內亞洲地區的上半年銷售實現了「巨量(提升)」。公司利潤率持續增長的關鍵是通過釋放Treasury旗下包括Penfolds和Wolf Blass在內知名品牌的價值。不過,說易行難,這正是Clarke前任的一大遺憾。

澳老虎機製造商Aristocrat CEO為繼任者留下豐厚家業

明年3月,Aristocrat首席執行官Jamie Odell 離任後將由Trevor Croker接任這一職位。 順暢的交接也在意料之中,因為Odell管理下的Aristocrat如日中天。11月披露的全年業績中,Aristocrat的利潤增長超過67%,至3.98億澳元,同時,在澳洲這個成熟市場的利潤率上升了4.8個百分點至41%。來自Aristocrat的新生社交遊戲業務的利潤也翻了一番,給繼任的Croker留下了更寬裕的發展空間。

對澳物流巨頭Asciano的收購戰歷經7月塵埃落定

今年 2月下旬一場記憶中最長的收購戰落下帷幕,港口集團Qube和加拿大基礎設施巨頭Brookfield聯手以90.5億的價格收購Asciano,並同意分拆Asciano資產。在此前的7個月中,Brookfield和Qube都發出了收購要約,Qube在競標戰中稍稍領先。儘管經歷了艱苦漫長的談判,不過對股東來說收穫的最好的結果:最終的聯合收購價意味著每股價格為9.28澳元,高過Brookfield的最初每股9.05澳元的出價。

Crown Resorts在中國遭意外重擊

皇冠度假村(Crown Resorts)的18名員工被北京當局拘留的消息在澳洲商界引起震動。 與那些維生素與奶製品行業公司一樣,皇冠集團成功抓住了中國市場需求的機遇,但最近的拘捕事件似乎讓其原本迅猛的發展勢頭嘎然而止。遭拘捕的賭場工作人員被指在大陸招攬中國公民出境賭博。中國政府尚未宣布對皇冠工作人員的起訴罪名,但他們將面臨至少6個月的羈押。 皇冠現在決定出售其在澳門業務的股份,業務撤回澳洲,儘管吸引中國貴賓到墨爾本和珀斯賭博不是那麼容易。

Wollie棄Masters被贊明智  未料Big W成燙手山芋

有觀點認為Woolworths董事長Gordon Cairns和首席執行官Brad Banducci在即將過去的一年已經付出足夠的努力,引導零售巨頭步入「良好」正軌。 Woolworths在遭遇慘重損失後退出五金連鎖Masters受到了分析師和投資者的廣泛歡迎,公司的增長正回歸到超市業務,同時可能有更多的資產待出售。 不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由於無法止虧,上任不到一年的Big W老闆Sally Macdonald在11月辭職。雖說 Big W只占Woolies總體業務的一小部分,但在明年會分散Caims和Banducci不少的精力。

澳礦業巨頭力拓(Rio Tinto)難脫非洲厄運

在礦業公司力拓(Rio Tinto)和必和必拓(BHP Billition)之間無盡爭戰似乎變數難測。 12個月前,必和必拓正在其巴西薩馬科(Samarco)潰壩事故陰影中苦苦掙扎。 但是一年後,厄運降臨力拓。不當支付醜聞迫使兩位高管離職,同時還有兩名前CEO捲入其中。 今年11月,力拓向澳洲、英國和美國的政府報告了對一家顧問公司的一筆逾1050萬美元的不當付款,後者幫助公司獲得在非洲幾內亞的業務。 醜聞越演越烈,力拓現在面臨著一競爭對手就此提出的法律索賠。力拓同時還面臨對其放棄的莫三比克煤炭項目所開展的獨立調查。 首席執行官JS Jacques在其任內再也找不到比這更糟糕的開始。

澳最大乳品公司Murray Goulburn新任CEO臨危受命

受全球牛奶過剩影響,澳最大乳製品製造商Murray Goulbun 在今年4月不得不削減對奶農的牛奶收購價格,每公斤牛奶價格從其兩個月前承諾不變的$5.60降至$4.75 to $5,公司股價直線下跌,前任首席執行官Gary Helou不得不黯然離職。在半年多的過渡期後,公司於12月迎來新任掌門Ari Mervis,這位從啤酒業轉行的資深高管面臨著重新建立奶農、投資者和乳品業其他利益者信任的重任,他能否帶領Murray Goulburn走出困境,重現昔日輝煌仍是一個未知數。

澳紐銀行(ANZ)臨多項起訴

澳紐銀行集團(ANZ)股價在過去12個月中增長了21%,但公司捲入的多項起訴及其從亞洲市場的退出意味著首席執行官Shayne Elliott的日子並不好過。今年初,有前雇員指控銀行的不良文化(包括吸毒和脫衣),接著澳洲證券和投資委員會(ASIC)針對銀行操縱票據掉期率提起法律訴訟;因經紀人Angus Aitken 對新的首席財務官Michelle·Jablko的批評,銀行高層與Aiken之間開展了一場口舌之戰。此外,ANZ還不得不宣布退出一向作為發展重點的亞洲市場,這對其全球拓展布局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責任編輯:堯寧

相關新聞
澳洲維省政府致信霍華德請求幫助瀕臨破產紡織公司
澳洲周日起禁擅自轉寄電郵
西澳小型企業支持自由黨
澳洲維省一英勇軍官即將退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