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靜觀是是非非

作者:方靜
dusk over calm lake with a canoe

別離是貫穿人生始終的一部分,對待躲不掉的別離,還是多一些微笑。(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464
【字號】    
   標籤: tags: , , ,

新環境、新工作,朋友和新人事還在磨合,暫時顯得有些扞格、無法適應。她娓娓道來,我感同身受的點頭附和,沒想到卻「淈其泥而揚其波」,反倒助長不安的情緒!

過後,發現自己犯下旁觀者的大忌。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本來應該冷靜、理性,立場超然的局外人,卻糊裡糊塗、感情用事的陷溺其中,結果是越幫越忙。

其實,從眼前來看,世上很多事物沒有絕對的是非曲直,只有角度不同、想法不同罷了。明白這個道理,就會懂得如何對「異議」理解與包容;當然,也就能夠避免凡事一較高下、拼得你死我活的爭執了!

再者,是是非非的紛紛擾擾,追根究底還是源於內心的不清淨。這裡不好,那裡不對;這個人有什麼過錯,那個人有什麼毛病,導致諸多煩惱纏繞、身心不自在。而是是非非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的心境。

從長遠來看,人生如戲,台上演得起勁,台下看得著迷。散場後,或感慨、或噓唏;但是,千萬別入戲太深,因為「是非成敗轉頭空」。追名逐利,爭強鬥勝,百年過後,什麼都帶不走,而這樣的結局無人能倖免。

置身滾滾紅塵、茫茫人海中,是是非非總難免,真正的智者能達到「是非入耳不入心」的境界。另外,學學風流才子唐寅「是非入耳君須忍,半作痴呆半作聾」這般「難得糊塗」的因應之道,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庸人之見,困於表象,固守一隅,徒然惹事生非,自找麻煩。世事本是福中有禍,禍中有福,福禍相倚,利弊相參,秉持一顆如如不動的心,客觀、理性的去審度與回應,才能洞悉其間的奧祕。 @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 覺察,是專注於當下,用心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這聽起來像是許多人追尋人生目標的方法,然而事實上,培養自己的覺察力不僅可以使人達成目標,更能享受生活。

  • 3月9日下午,美國神韻世界藝術團在悉尼的Lyric Theatre的第二場演出再度滿場。現場觀眾們在神韻引領下,體驗了5千年悠久的中華歷史和文化精粹,神韻藝術家們純善純美的演出,令他們內心中充滿驚喜和感恩。悉尼音樂學院的教授、鋼琴大師Nikolay Evrov觀看演出後,欣喜地表示,演出令他印象深刻,並感受到了其中的價值,並認為神韻是非常偉大的藝術。
  • 章太炎這則聯語,筆力悍健,氣勢磅礡。上下聯末句,更以「一人有慶,萬壽無疆」 顛倒用之,巧上加巧。
  • 廖婉如和觀眾分享「最難的修行,在親密關係裡!」她說,最難的修行,不是在深山獨處,與人世隔絕;不是在禪坐中,掉入某個境界。最難的修行,是在夫妻親密關係裡。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大雪如席,把大觀園妝點成一座琉璃世界,也迎來出一位神仙般的人物。她著一襲金翠輝煌的鳧靨裘,泠然獨立於粉妝銀砌的雪坡上,身後的侍女為她抱一瓶胭脂一般的紅梅花枝。素淨的底色,點翠搖紅,因為一個曼妙的身影,化作一幅天然的水墨丹青。
  • 大郎中深厚的中醫功底,是父親口傳心授帶出來的。我想祖國的中醫中藥這塊瑰寶,以家庭世襲形式承傳,很有道理。子承父業,精華的東西不丟,還會青出於藍勝於藍,發揚光大。
  • 當發現自己的孩子欺凌他人,對父母來說是個衝擊。但如果它已經發生了,父母需要介入。父母在幫助孩子學會關懷和尊重與其他人的關係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是改變欺凌行為極其關鍵的一步。
  • 帝顓頊生了窮蟬,窮蟬無德,與弟弟魍魎爭奪帝位,使魍魎死於雷澤。結果顓頊將帝位讓給堂侄嚳,並將窮蟬廢為庶人,自此世代淪為平民。
  • 張愛玲和胡蘭成決裂分手之後。那種傷心苦楚,在胡蘭成的《今生今世》裡遍布:「我惟變得時常會嘆氣,正在寫文章,忽然嘆一氣,或起坐行走,都是無緣無故地忽又嘆一聲。我的單是一種苦味,既非感傷,亦不悲切,卻像麗水到溫州上灘下灘的船,只覺得船肚下軋礫礫擦著人生的河床,那樣的分明而又鈍感,連不是痛楚,而只是苦楚。」——與他遙相呼應的,是張愛玲在上海靠西柚汁維生的人比黃花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