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東勢高工舊校地轉型 盼帶動人口回流

人氣: 9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6年1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鄧玫玲台灣台中報導)東勢高工於民國93年遷校,舊址原計畫興建客家多功能文化園區,然而考量鄰近已有客家園區,加上經費、營運等問題,台中市政府將改往實驗教育複合式園區方向規劃,並串聯客家老街及周邊既有客家園區。市長林佳龍表示,將透過「築巢引鳳」策略,連結全國性推動的實驗教育,帶動人口回流、促進地方興盛。

客委會主委劉宏基表示,東勢高工於921地震受損,民國93年遷校,101年8月市府客委會評估將東勢高工舊校舍改建為客家多功能文化園區;但經中央客委會評估,東勢高工既存校舍不符合客家文化園區建築形態,改建園區經費高達近10億元、耗時需8年之久,且全台各客家文化園區定位分工同質性高,容易產生競爭現象,另也有園區自償率低、效益有限等困境。

教育局長彭富源也說,從語言保存而言,開設客家文化課程是最容易活化客家語言的方式,加上東勢區缺乏優質公立高中職學校,中央政府也積極推動實驗教育;為讓客家文化傳承與學校型園區得以延續,市府轉而規劃成立「實驗教育複合式園區」,以公園化方式推動,希望傳承深化客家語言文化與客家精神。

林佳龍表示,若要促進東勢發展就要引進教育,市府規劃以「築巢引鳳」策略,連結全國性推動的實驗教育,在經費方面將可得到教育部相關補助,降低市庫負擔;新建實驗教育學校之後,可望讓東勢人口回流、帶動年輕人返鄉,加上實驗教育包括農、工、醫各方面,未來以實驗教育方式也可推廣東勢高品質農業,形成多贏局面。

責任編輯:羅令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