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抄襲微信文章 紙媒陷「困境」

人氣 1121

【大紀元2016年02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駱亞報導)近日,大陸《廣州日報》被媒體人詹涓在微博上指責抄襲其微信公眾號「有槽」上的原創文章,並署《廣州日報》記者名。消息在網上引起外界關注。《廣州日報》涉事記者否認並稱不願意背黑鍋,雙方一度在微博上對陣。目前律師信已經寄到廣州日報社,該報社在討論道歉的措詞。此前自媒體投訴紙媒抄襲的抱怨聲一直不絕於耳。大陸新媒體披露,近年來紙媒不景氣,不少停刊、休刊,且大批媒體人離職。

彭博商業週刊編輯微博揭露《廣州日報》抄襲

22日元宵節這天,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資深編輯、《格瓦拉畫傳》等書作者詹涓在其個人的微博(詹涓june)上發了一條消息稱《廣州日報》抄襲,並附上該報紙的國際版全版圖片,及《廣州日報》電子版的截圖。

微博說:「2016年2月22日A8《廣州日報》國際新聞版抄襲了本人個人公眾號有槽(Dr-Venting)的文章《洛杉磯留學生施虐同胞案,罪犯讀的是甚麼鬼學校?》全文2687個字照抄,未徵得本人許可,未註明原文出處,只署了廣州日報記者趙海建姓名。我已經請律師處理。」

網絡圍觀熱議

該微博引來圍觀,微博知名評論人「假裝在紐約」表示,比較了下我震驚了……幾乎完全照抄,居然好意思署記者自己的名字。

廣西柳州的網友表示,姓黨的媒體都這樣。廣州網友支持原創作者說:「一定要討個公道!惡意抄襲不能忍。」

詹涓在微博上還要求《廣州日報》、《廣州日報》大洋網就對抄襲進行解釋。上海的李草凡也響應表示,是得給個解釋,為甚麼這麼無恥?!

原創編輯、抄襲記者對陣微博

詹涓微博引起網民力挺,網民表示支持採取法律手段、譴責《廣州日報》的不當行為外,也引來《廣州日報》涉事記者的回應。

新浪微博「以堯為鏡」回覆詹涓說:「我就是《廣州日報》記者趙海建。請仔細閱讀這篇報導,我署名的部分乃是版面的右邊邊欄內容,是我自己採訪的內容。本報的確在轉載公號文章時未署作者名和來源,用的是『綜合』的字眼,但並未署上『趙海建』的名。請您不要誤導讀者,讓人以為是《廣州日報》記者趙海建『抄襲』了該文。」

詹涓再回覆記者的解釋說:「看圖說話好了,署名是誰?」並附上鏈接。

點擊鏈接顯示一張網頁截圖,文章標題為《他們在美國讀的是啥學校?》,來源是《廣州日報》,作者為趙海建。

詹涓不客氣對該記者說:「坦率講,如果我手下的編輯記者做出跟你一樣的行為,事發後立馬辭職,不會有臉在媒體圈討生活。」

抄襲記者喊冤稱「不應由我來揹黑鍋」

趙海建在微博上繼續否認抄襲並稱鬱悶說:「這是電子版顯示的問題,但文中的確未將本人的名字署在您的文章內,紙質報紙就沒有這個顯示問題。說實話,本人也很鬱悶。本報的確未署您的名字和出處,但不應由我來揹黑鍋。我也就是打一份工,這『飛來橫禍讓我備受困擾啊』。」

詹涓回應:「所以我的律師信只發給貴報,不包括您,您的動機和結果我都不介意。」

湖南網友看不過眼,對趙海建說:「閉嘴是你們最好的選擇。說得越多越麻煩。做都做了,你這種毫無疑義的爭辯也改變不了抄襲的事實。」

大陸新媒體嘆紙媒「窮途末路」

大陸新媒體藍鯨傳媒以題目「報紙真已『窮途末路』?廣州日報竟大篇幅抄襲自媒體文章」對此進行報導,對廣州日報抄襲事件來龍去脈做了介紹。

藍鯨財經記者平台採訪詹涓時,對方表示律師函今天已經寄到廣州日報社,目前該報在討論道歉信措辭階段,並承認做法有問題,但對抄襲還是未經許可摘編,內部還有分歧。

該新媒體還對紙媒的困境進行報導,舉例今年1月15日,微信公眾號「硅谷密探」曾發文稱《羊城晚報》原封不動抄襲其文章;去年10月13日,微信公眾號「槽值」13日發文稱《新京報》編輯,把別人文案念一遍做成視頻,指《新京報》動新聞多個視頻的選題和文案與他們策劃一模一樣。

報導還盤點近年宣布停刊、休刊的幾家媒體,包括《生活新報》、《上海商報》、《長株潭報》、《今日早報》,並且因收入問題造成了大批媒體人的離職。#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抄襲文化氾濫 復旦宣傳片抄襲引起的反思
捲入抄襲醜聞 南韓女作家道歉
中國山寨機最愛抄襲三星和小米
錄取通知書設計雷同 武漢大學否認抄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