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主任表態 國企新一輪清洗將至

人氣 3163

【大紀元2016年03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楊一帆綜合報導)3月12日,在中共兩會記者會上,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就國企改革表示,先出清無擔當之人再改革。外界關注,肖亞慶此言顯示,中共國企新一輪清洗將開始。

據大陸財新網報導,12日,在中共「兩會」記者會上,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個別管理者對國企改革認識不到位,極個別的人對困難和阻力擔當不夠,會有這樣那樣的顧慮。對於這些人,要「先出清,再改革」。

肖亞慶稱,國企改革工作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在下一步改革中,國資委要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監管好國有資本布局,規範資本運作,提高資本回報,維護資本安全。

近期有輿論認為,國企改革出台的文件不少,但是真正落地的卻並不多,改革進展不大。也有觀點認為,國企改革現在是「上面熱、下面冷」,很多企業還處於等待和觀望之中。

對此,肖亞慶說,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文件已經出台,標誌是「1+12」個文件印發,「主體框架已經搭出來了」,同時很多重要改革措施已經邁出實質性步伐。

肖亞慶坦言,國企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06家中央國企,無論是機制體制,還是管理能力,與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還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如與優秀的跨國公司和民營企業相比,現在央企管理層級仍然比較多,對此必須要改革,要壓縮層級。

習近平當局為國企改革清障

去年9月18日,大陸《新京報》時政公號「政事兒」發表題為《央企一把手「大挪移」,為啥?》一文。文章援引中共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的話說,此前各輪國企改革不同程度出現了權力尋租、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為此,本輪國企改革開始前,中央採取了兩個大動作,為國企改革「清障」鋪路:密集調整部分央企主要負責人;中央巡視組對中管骨幹央企「全覆蓋」。

「政事兒」稱,央企「一把手」一直在密集調整中,到9月18日,至少24家央企調整了「一把手」,其中包括原「一把手」到齡退休、調任、落馬等原因。

竹立家向「政事兒」表示,今年以來上述24家央企「一把手」調整,力度大於往年。「十八大」以來落馬的央企一把手案例以及中央巡視組發現的問題都表明,一些央企選人用人違規,帶病提拔和裙帶關係、「團團伙伙」現象比較突出。因此,在國企改革啟動前密集調整央企「一把手」,特別是跨領域和系統內跨單位調整,可以為國企改革鋪路,斬斷裙帶關係鏈條,打散「團團伙伙」。

中共中央巡視組對中管骨幹央企巡視「全覆蓋」。2015年,中共央企成為中央巡視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3月,中共中紀委首輪巡視進駐26家央企,包括涉及曾慶紅、周永康家族的中石油、中海油,涉及江澤民長子江綿恆利益地盤的中國移動等。

2015年6月至8月,中共中央第二輪專項巡視的單位中,包括17家國有企業。陸媒報導稱,至此,「十八大」後,中央巡視組已基本實現對50餘家中管國有重點企業的巡視全覆蓋。

據大陸媒體此前報導,「十八大」以來至去年11月24日,中共中紀委網站已發布171名國企高管被調查或被查處的消息。其中,擔任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的共104人,約占總數的61%。

這些落馬國企高管不乏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主要負責人。如周永康心腹、中石油前董事長、國資委主任蔣潔敏;江派大佬曾慶紅的心腹、華潤集團前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林;江澤民發跡地一汽集團的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建一。

竹立家向「政事兒」表示,第五輪國企改革啟動前,中央巡視組對中管骨幹央企巡視一圈,作用跟密集調整央企「一把手」相同,主要目的就是「掃雷」,發現央企存在的共性問題,倒逼央企整改,「概括來說也是『治病』,拔病樹、去爛根,從而去除國企改革的阻力和障礙」。

此前媒體廣泛披露,長期以來,中共江澤民勢力及其家族以及其它權貴集團等掌控、占據了絕大多數中國大型國企資源,並在其中大肆侵吞國有資產,瘋狂撈錢,他們是中共國企改革的阻力和絆腳石。

外界關注,肖亞慶兩會上述言論,顯示中共國企新一輪清洗將至。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習近平改革國企 切斷江澤民等勢力利益輸送
揭秘習近平推動國企改革的四大手法
習王兩大動作為國企改革清障
李克強放話 國資改革首單終啟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