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捕巴黎恐襲主犯 正策劃另一波行動

人氣 318

【大紀元2016年03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小寒綜合報導)巴黎恐怖襲擊主嫌薩拉赫‧阿卜杜勒-薩拉姆(Salah Abdeslam)於週五(18日)在比利時被生擒活捉,同時被捕的還有數名其他恐怖分子。3月19日,比利時當局正式以「參與恐怖謀殺和參與恐怖組織活動」罪名,起訴薩拉姆和另一名男子。薩拉姆供訴正策劃在布魯塞爾發動另一波恐襲。同時,當局也有計劃從嫌犯身上獲取恐怖組織重要情報。

據福克斯新聞報導,在歷經4個月的逃亡後,薩拉姆終於落網,在週五比利時警方突襲過程中同時被逮捕的還有其他三名犯罪嫌疑人。檢察官辦公室還指控其中一名嫌犯「參與恐怖組織和藏匿犯罪分子」等罪名。

週六,警方釋放兩名涉嫌藏匿犯罪分子的人士,其中一人被控藏匿罪犯罪名。

去年11月13日的巴黎系列恐怖襲擊造成130人死亡,震驚全球,恐怖組織伊斯蘭國聲稱對此負責。隨後,歐洲各國加強反恐行動,警方大規模搜捕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對薩拉姆的生擒,英國情報人員形容這是歐洲近10年最重要的反恐行動成果。

法國總統奧朗德希望能儘快將嫌犯引渡法國接受制裁,但薩拉姆的律師說,他將與當局合作,但是反對被引渡法國。

雖然目前已經找到涉案的30多名恐怖分子,但還有其他嫌疑人尚未找到。

展開新一輪恐攻計畫

2016年3月19日,一輛救護車將巴黎恐攻主犯之一薩拉姆送進監獄。圖為一名警察在監獄門口守衛。(STEPHANIE DEMASURE/AFP/Getty Images)

巴黎恐攻頭號通緝犯薩拉姆遭比利時警方逮捕後,他在接受調查人員偵訊時聲稱,已經展開計畫要在布魯塞爾發動另一波恐攻。

比利時外交部長雷恩德斯(Didier Reynders)表示,他們在調查行動中發現許多重型武器,「他說的很有可能是事實。」

比利時當局同時發現,薩拉姆已經在布魯塞爾,建立新的人際網絡。他將在23日被正式提堂。

國際刑警早前警告,薩拉姆落網後,其他涉及恐襲的疑犯或會因而四散。法國內政部長卡澤納夫表示,會加派軍人到邊境加強出入境檢查。

薩拉姆曾直接參與巴黎恐襲,當局或可從他身上問出大量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情報。

當局或可從薩拉姆身上問出大量IS情報

據英國《鏡報》報導,薩拉姆被抓後,英國警察反恐部隊、軍情五處(MI5)及軍情六處(MI6)立刻向法國及比利時當局索取最新消息,表示將分析薩拉姆在審訊中透露的任何信息。薩拉姆曾直接參與巴黎恐襲,當局或可從他身上問出大量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情報。

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分析員塞克斯頓(Buck Sexton)在CNN撰文表示,薩拉姆的落網是一個重要里程碑。不僅是襲擊後對其進行的大搜捕告一段落,還是為去年11月在襲擊中遇難人士提供的一個聲張正義的機會。此外,從反恐角度來看,可能從薩拉姆身上獲得大量恐怖組織信息。

塞克斯頓寫道,薩拉姆作為巴黎襲擊的一名執行者,且與在敘利亞IS訓練的恐怖分子有直接聯繫,可能掌握與IS高層有關的重要信息,包括他和IS高層的聯繫以及IS在敘利亞的裝備等情報。

他表示,從歐洲角度看,當局可從他身上盤問出恐怖分子在歐洲的聯係網絡、目標監視信息等,這些信息均有助歐當局預防目前及未來的襲擊威脅,以挽救無辜生命。

此外,塞克斯頓還寫道,當局估計還能取得更多電話號碼、名字,甚至電腦硬盤,層層拆解巴黎恐襲背後的恐怖分子網路有多大、是否仍活躍等謎團。

也有情報人員表示,英國正面臨嚴峻的恐襲威脅,而薩拉姆曾踏遍歐洲、到過中東及策劃巴黎恐襲,因此「他的被捕對任何與IS作戰的人而言,都是寶石和金礦」。

審訊之路路漫漫

不過,塞克斯頓也表示,所有上述情報能獲取的前提是薩拉姆願意說出來。但由於薩拉姆肯定會被判終生監禁,當局無法利用減刑利誘他提供情報,只能靠巧妙的審訊技巧或合法方式逼供。

當局調查顯示,2015年,薩拉姆穿梭來往歐洲多處地區,包括希臘、奧地利和匈牙利。調查人員懷疑,他那時已開始參與策劃恐襲。

塞克斯頓還表示,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郊區莫倫貝克的穆斯林社區是伊斯蘭激進主義的溫床,薩拉姆在4個月的逃亡中,很可能成功隱藏在這個地區,這是令人深感不安的。因為一些犯罪嫌疑人為犯罪分子提供避風港,比利時當局已經抓捕了一些。但也可能有其他人知道薩拉姆下落,卻保持沉默。

他還表示,薩拉姆的被捕還不能說反恐大層面的勝利。

法國當局要求引渡薩拉姆,但薩拉姆的律師馬利(Sven Mary)在布魯塞爾警察總局向記者說:「一個小時內,我們會就歐洲逮捕令的事情回來面見法官,法國根據此逮捕令尋求引渡薩拉姆,我可以跟各位說,我們將反對他被引渡。」#

責任編輯:黃小渝

相關新聞
巴勒斯坦總理與內閣呈辭
坦尚尼亞彈藥庫爆炸 可能幾人死亡 
坦桑尼亞勒令中國商販離開著名大市場
政權搖搖欲墜  總理議長大批高官倒戈卡扎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