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原老人院欲變身豪宅 利溫頓45號水很深

利溫頓45號正門。(施萍/大紀元)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16年04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紐約報導)曼哈頓下城利溫頓45號Allure老人院變更一事越炒越熱,現在媒體都在質問:市長白思豪政府一邊在竭力推動 可負擔住房的建設和保持,另一邊市府的行政部門卻把公共福利機構的房子變成高端市場房。紐約城市的日益貴族化現象到底歸咎於誰呢?市政官員?開發商?還是 制度中的漏洞?或者是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神秘政治說客?

第三社委會曾提醒市長

至少有一個部門是沒有責任的,那就是社區。《紐約時報》曝出,利溫頓45號所在的第三社區委員會在今年一月份還 給市長寫過一封信,警告利溫頓45號建築使用限制取消之後會變成豪華住宅樓的危險。可惜的是,他們沒有收到市長的回覆。市長發言人稱,市長從來沒有看到這 封信,是三月底從新聞上讀到這件事,才知道這個樓已經賣給開發商打算蓋高端住宅樓。

神秘中間人

《紐約時報》和《紐約政治》等媒體相繼提到一個中間人,一個叫卡帕里諾(James F Capalino)的政治說客。他曾經是市長白思豪的競選遊說人和募資公司,2015年他為遊說市政廳,賺得了1,290萬美元的天價勞務費。正是這個 人,也曾經在2013年為利溫頓45號的前一任業主——經營艾滋病人恢復中心的非營利公司「村護理」當說客,他那時的任務也是遊說彭博市政府,把這棟房子 的房契限制從「非營利」改成「營利」。但是他失敗了。2015年初,療養中心Allure Group購買了這棟大樓。

還是這個卡帕里諾。從2015年4月份,他又成了後來從Allure手中購買利溫頓45號的「萬科」的合資公司 之一——斯萊特公司的說客。《紐約政治》媒體稱,在2015年3月25日,也就是Allure變更申請成功前一個月,卡帕里諾還領著中國地產開發商王健林 和白思豪見了面。而王健林的大連「萬達集團」和「萬科」當時正準備宣布「聯姻」。

莫名其妙的公聽會

在市政廳的紀錄中,寫著有關利溫頓45號的房契限制變更的公聽會,日期是2015年5月11日。標題上只寫了 「利溫頓45號」而不是那個大家都知道的「利溫頓療養院」(Rivintong House),而且也沒有公眾參加。第三社區區經理史黛哲(Susan Stetzer)對《紐時》說「如果有正當的通知,也許這件事就不會發生了。」她說,當他們知道這件事的時候,變更交易已經完成了。

變更交易由市長辦公室的合同服務部批准,紀錄上明文寫有「授權市長……正式命令指導這個非營利的『住宅式護理設施』移除建築開發和使用的限制」等字樣。

《紐時》說,在公聽會的同一天,Allure和萬科等三家公司組成的合資公司簽署了合同,後者要建設豪華住宅樓。

市政廳奇怪的變更費

變更房契限制這件事本身在紐約極為罕見,收費則更奇怪。自從2014年以來,全市這樣的事情發生過至少9次,其 中三次連一分錢也沒有收,另外幾次則只收了幾萬美元。而利溫頓45號的變更,花費了1,600萬美元的變更費,市府紀錄稱,這個價格的制定經過了兩次評 估,當時的官員們現在都說:這個價格嚴重低於市場價格。早在2014年的時候,政府就提出這個價格了,那時「村護理」不願意出這個錢變更;而後來的 Allure接受了這個價格。

現在市政府官員們都對Allure表示憤怒,曼哈頓區長高步邁對《紐約政治》說:「曼哈頓太多的非營利機構出局了,你可以想像我的憤怒。這又是一個,這次是變更限制……發生了什麼?怎麼變更成功的?我不明白。……整個一個大爛攤子!」◇

事件回放

位於曼哈頓下城華埠的利溫頓45號在過去20多年裡,一直是一個提供護理服務的非營利住宅,前主人「村護理」為 艾滋病人服務;2015年Allure集團以2800萬元收購了這個樓,申請了房契變更,即移除「非營利」限制,改成「營利用」,變更花費了1,600萬 美元;變更後立即以1.16億美元的價格轉手賣給萬科、斯萊特和亞當地產集團,Allure淨賺7,200萬美元;後者明確聲明要將利溫頓45號改建成 100套豪華住宅。◇

責任編輯:周美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