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紐約長島海灣龍蝦絕蹟 原因成謎

長島海灣曾經盛產龍蝦。 (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

人氣: 122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6年04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鐘鳴紐約報導)新來紐約的人可能不知道,長島海灣(Long Island Sound)曾經是一個盛產龍蝦的地方,在1998年出產了370萬磅龍蝦。不過,在此後的幾年中,該區域的龍蝦產量急劇下降,到2011年的時候產量只有14.2萬磅,13年間下降了96%。以致康州的能源與環境保護廳(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簡稱DEEP)不得不多次發布禁漁令,禁止在特定的時間捕撈龍蝦。

現在,還有一件事情仍然是謎:龍蝦數量為什麼急劇下降?

早前的看法認為,是因為殺蟲劑流入水域導致龍蝦數量下降,因此康州在2013年發布了法令,限制在海岸線附近區域使用殺蟲劑,而此前經常使用殺蟲劑滅蚊,並通過滅蚊控制寨卡病毒(Zika,又譯茲卡)和西尼羅病毒(West Nile)。

日前,康州的研究人員表示,在2014年底從長島海灣取樣的龍蝦內,並沒有發現有殺蟲劑,因此顛覆了「殺蟲劑導致龍蝦下降」的說法。更多人相信了是因為「海水溫度上升」導致了龍蝦急劇減少。

最新發布的這項研究對於目前防治正在蔓延的寨卡病毒有重要意義,因為如果允許使用殺蟲劑,可能對滅蚊、預防茲卡病毒會有幫助。但是也有漁民對研究結果表示懷疑,仍然相信是因為殺蟲劑流入水中導致龍蝦滅絕。◇

責任編輯:周美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