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如此考官

作者:鄭重
中國畫(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如此考官

清朝,有個不學無術的大鹽商,用巨款捐了個高官(買官)。一次,奉命到某地當主考官。他既不識文章的優劣,又不好啟齒請人代勞。竟將試卷編上號碼,放在竹筒裡,來回搖晃,以最先搖出來的為第一名,其餘類推。

有一位考生,為此寫了副對聯;「爾等論命莫論文,碰!(上聯)咱們用手不用眼,搖!(下聯)」

混帳東西

清朝,山東有位姓潘的讀書人,家境貧寒,四時衣食不周。有位浙江派去的縣官,見他頭戴單帽,身穿棉袍,十分寒酸,出個上聯:「穿冬衣,戴夏帽,胡度(糊塗)春秋 。」

書生回敬道:「生南方,官北方,渾長(混帳)東西。」

縣官自知對輸了,點頭而去。

嘲貪官兄

清朝,有個大官後叫蔣伯生,很刮了一些錢財。後罷官回鄉,蓋了一座園子。園成之日,其弟在大門上,貼了一副對聯;「造成東倒西歪屋;用盡貪贓枉法錢。」其兄蔣大人看後,哭笑不得。

金銀吾子

清朝有個贓官,某年新年時,在家門口貼了一副自我標榜的對聯:「愛民若子,執法如山。」

有人在上、下聯各添了八個字,改成:「愛民若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執法如山 ,錢山靠山,其為山乎?」

百姓讀後皆稱好!贓官看罷盡低頭。@*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他見趙中元頭戴舊草帽,身穿破棉襖,心生厭惡,就很瞧他不起,朝他詠出一句(上聯):「穿冬衣、戴夏帽,撓亂春秋。」 趙中元隨即回敬那個知縣一句(下聯):「生南方、到北地、不成東西!」
  • 才子宋湘見了,在那對門的中藥鋪門前,也貼出一副對聯:「生地一,熟地一,生熟地一」附(父)當歸…
  • 這些記載說明音樂可以「通靈感物」、「萬物皆化」,使草木有情、魚鳥有知。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用極為誇張的說法,來渲染音樂的魅力和作用。
  • 韓信成為富貴之人以後,能以千金酬報漂母一飯之恩;可我晚境淒涼,隻身出門,身無分文為謝,怎麼辦呢?他想了一下,決定還是寫一首詩來表達自己真摯的感謝之忱。
  •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這是過去幼童啟蒙讀物《三字經》中的四句。這裡說的蘇老泉,就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他是蘇軾的父親。
  • 後人稱道任蕃這種嚴謹精神,又在任蕃題詩處,更題一詩,稱「任蕃題後無人繼,寂寞空山二百年。」
  • 知縣袁枚單把那女子傳到大堂,不問案情,卻說:「聽說你很有詩才,你就以這堂前的槐樹為題,做一首五絕,老爺要當堂驗證。」
  • 曹福說:「那人走路時老低著頭,常常斜著眼睛觀看左右,他過溝跨檻時,就撩起長衫,這說明他不是一個習慣穿長衫的人。所以我知道他不是好人。」
  • 客人又出藥名對:「天設奇方,曰雪、曰霞、曰霜,合來共成三白散。」梁答;「地生良藥、名芩、名連、名柏,煎去都成大黃湯。」
  • 知府大驚,一打聽,才知竟是兩江總督張之洞,急忙叩頭賠罪。張之洞笑言:「這(指對對子)都是互相切磋,以彰風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