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紐約華裔偷渡客 七年還未熬出頭

福州農村人為家人出國 豈料偷渡路上艱辛多 七年打工不夠還偷渡費

一名男子正在跨越美墨邊境。 (RONALDO SCHEMIDT/AFP/Getty Images)

人氣: 34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大紀元2016年05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于佩紐約報導)今年二十多歲的小蔣來自福州,到美國已經6年了。現在的他在中餐館幹活,從早忙到晚。因為每天都要早出晚歸,所以小蔣的眼睛紅紅的,非常疲勞的樣子。當被問到為什麼年紀輕輕就要來美國時,他回答說,為了家人。

福州農村曾經很窮。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大批福州人偷渡到美國,努力掙錢寄回家。家裡親人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改善。所以在福州農村人的心裡就形成了這樣一種觀念:是男人就要有勇氣出國,讓家裡人過上好日子。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偷渡者越來越多。隨著人數增多,偷渡費用也越來越高,直到2010年左右達到達最高峰。那個時候,一個人偷渡大概要花55萬元人民幣。再後來,福州農村剩下的年輕人已經很少了,偷渡費才漸漸便宜下來。

中轉多國 艱難偷渡路

抱著讓家裡人過上好日子的想法,2010年小蔣決心來美國闖一闖,當時他還不到20歲。他先是從親戚朋友那裡聯繫到蛇頭,東拼西湊的湊夠了7萬美元作為偷渡費,然後在蛇頭的帶領下,以旅遊的方式通過一些中轉國最終抵達美國。話說起來好像只有寥寥幾句,但實際的偷渡過程是很艱辛的。

他們一行人辦好護照後,先是從北京坐飛機出發,然後轉機去到俄羅斯、古巴、墨西哥。一個星期後,他們在墨西哥暫住下來,等待機會來美國。小蔣回憶說,當時他們一行人被安置在一個小房間裡。蛇頭會派其中一個人「探路」,看海關嚴不嚴,需不需要花錢買通海關。

這期間,他們不能外出,也不能跟外界聯繫。當打點好一切後,他們就開始跨越美國邊境了。蛇頭開車把他們帶到離邊境不遠的地方,然後讓他們朝美國方向走。

小蔣他們走了整整一個晚上,路上翻山越嶺,還要跨越無數鐵絲網。他走到中途幾乎就要走不下去了。但是,他們不敢停。因為美國這邊接應的蛇頭不會一直等著他們。最後的路,小蔣是用雙膝跪著爬過去的。他腿上的皮幾乎都被磨爛了。還有人迷了路,沒有走出去,就餓死或被野獸吃掉了。

他說,他還是很幸運的。同樣在布碌崙中餐館打工的陳先生也是坐飛機偷渡來的。他比小蔣早來一年,花了8萬美元的偷渡費。比較幸運的是,他沒有徒步跨越墨西哥邊境,而是坐車。他們幾個人藏在一輛大巴的車底,躲過了收費站的檢查。

還有人是坐船來的,很多人擠在一個船艙裡,在海上漂流好幾個月。有人撐不到,半路就病死了。還有的是幾十個人擠在一個集裝箱裡。蛇頭在船出發前往集裝箱裡放一些水,食物,然後把箱子一關,直到到達目的地。這種方式出事的概率很高。2000年發生一起「多佛惨案」,有58名福建偷渡客,全部被悶死在集裝箱中。

多年打工償還偷渡費

據小蔣回憶,到了美國之後,蛇頭用車把他們送到德州的一間房間,然後讓他們和家人報平安。直到他們國內的家人把偷渡費交給蛇頭後,他們才能離開。

就這樣,小蔣和蛇頭分開後,在美國親戚的接應下來到紐約布碌崙。他像絕大多數的福州偷渡者一樣,開始在餐館打工,把掙來的錢寄回家裡還債。

而陳先生則是先到鳳凰城,後輾轉來到紐約,在中餐館打工。陳先生來的時候,偷渡費正好是最貴的時候。再加上紐約的開銷大,所以7年過去了,已經32歲的陳先生還在還債,每天就是餐館和宿舍「兩點一線」。

並且,因為沒有身份,所以「做什麼都很小心」。像他們一樣偷渡過來的人,生病了也沒辦法看醫生,只有忍著,「只要死不了就行了」。因為身份特殊,所以他們之間只能相互扶持,也因此在紐約形成了屬於自己的「福州幫」。

生活上,他們不僅互相提供便利的機會,還會介紹國內的親友偷渡出國。更奇特的是,他們和餐館一起打工的墨西哥人也成為了好「哥們」,很多事情找他們幫忙。墨西哥也有很多偷渡者來美國,相似的處境讓他們的友誼跨越了國籍和種族。◇

責任編輯:艾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