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德人才技術商機交流 邁向生產力4.0

經濟部生產力4.0推動辦公室主任張所鋐(右二)和德國西門子台灣總裁艾偉(左二)簽訂合作備忘錄。(工研院提供)

人氣: 6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6年05月30日訊】 (大紀元記者林寶雲台灣新竹報導)在經濟部工業局及德國經濟辦事處的合作下,「2016台德生產力4.0論壇」爲台灣業者介紹最新趨勢。會中邀請德國西門子(Siemens)、博世力士樂(Bosch)等來分享德國在工業4.0的成就;國內部分,英華達、友嘉集團及其他示範觀摩廠,以成功經驗傳遞生產力4.0的效益。

經濟部工業局生產力4.0辦公室同時也與西門子簽訂合作備忘錄,進行台、德在人才、技術、商機的交流,以實際的行動積極協助台灣產業,因應未來市場的競爭與挑戰。經濟部次長沈榮津表示,我國已擬訂「生產力4.0發展方案」,將以台灣資通訊能量結合感測器與人機協同關鍵自主技術,建立智慧化生產設備及管理系統,並加值應用於製造業。

長沈榮談到:西門子安貝格(Amberg)工廠,成功發展智慧工廠已逾二十五年,且獲得國際驗證,快速客製化生產模式,正適合台灣製造業的需求。此外,在人才培訓上,以產學合作提供相關工程系學生實習訓練,透過學習和實務銜接,讓學生畢業後迅速與業界接軌,引領台灣產業邁入智慧工廠。

台灣生產力4.0推動在經濟部次長沈榮津(前排中)的帶領下,與德國產官研交流,並將建立台德長期生產力4.0合作平台。(工研院提供)
台灣生產力4.0推動在經濟部次長沈榮津(前排中)的帶領下,與德國產官研交流,並將建立台德長期生產力4.0合作平台。(工研院提供)

德國經濟辦事處賀安德處長表示:「工業4.0蘊含巨大的潛力,若以正確方式採用之,則工業4.0將能解決一些當前世界所面臨的挑戰,例如能源效率以及人口結構改變等問題。為了強化在數位化領域的領導地位,並增強其國際競爭力,德國與台灣應攜手合作,發展更進一步的工業4.0。」

繼104年台北舉辦「第15屆台德經濟合作會議」之後,生產力4.0辦公室積極提升台灣與德國雙方之優勢,此次與德國簽訂長期人才培育與技術交流的合作備忘錄,期望藉由生產力4.0的導入,打造台灣成為全球生產製造供應鏈的關鍵地位,未來雙方也將持續深化合作交流基礎,創造產業國際優勢及整體國際競爭力。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