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長承認逾1.5萬家企業近期遷出深圳

人氣 5199

【大紀元2016年0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5月29日,深圳市長對外表示,近期已經有超過1.5萬家企業遷出深圳。有財經人士認為,如此大規模的遷出潮反映了中國當前經濟的真實現狀,這些企業被高房價所帶來的高成本折磨得苦不堪言。

1.5萬家企業從深圳外遷

深圳市長許勤29日在回應華為、中興兩家公司是否要遷出深圳時表示,兩家企業不會遷出深圳,但企業將部分生產業務安排在其它地方,這是企業發展的需求。許勤同時承認,近期已經有超過1.5萬家企業遷出深圳。

大陸喜投網董事長、知名投資人黃生認為,1.5萬家企業撤離,這算是一個大規模的撤離潮了,如果一家企業背後牽涉到了上百名員工,那可能就是上百萬工人規模的撤離了。

而且華為、中興都聲明總部並沒有撤離深圳,只是一些部門撤離,但實際上撤離的是製造基地和研發基地,留下的只是行政部門。黃生認為,華為、中興離開將導致上下游幾千家上萬家配套產業鏈公司撤離,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形成產業鏈的整體撤離,而這幾萬家配套企業是一個城市經濟的毛細血管,少了他們,經濟空心化很難避免。這對深圳高科技企業是個重創。深圳面臨城市空心化、經濟空心化的問題。

高房價 高成本使企業被迫遷走

近來,華為在東莞買了1900畝土地,正在投資百億元人民幣修建生產基地的消息患得沸沸揚揚,剛過了幾天,深圳另一家大型企業中興通訊也將遷到河源的消息也被公開。河源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李衍楠近日透露,中興通訊將在今年7月將其生產基地從深圳遷至河源,10月試投產,5年內達到產值1000億元人民幣。中興將把通信設備製造業務以及手機業務生產線遷入河源,也會陸續搬遷與生產高度關聯的研發機構。據估算,中興通訊項目全部竣工後,可帶動關聯產業實現產值2000億元人民幣。

業界普遍認為,是深圳一直高漲的土地和房價逼走了這些企業。

數據顯示,深圳房價從2005年的5000元人民幣一平米的均價,到2016年4月均價已接近5萬元人民幣一平米,10年時間漲10倍。特別是在過去一年多,在原來兩萬多人民幣一平米的基礎上直接翻倍。

黃生認為,目前的高房價已經導致了企業的高負擔,各種租金成本極其高昂,中小企業和創新型科技企業很難承受。因為高房價,導致員工普遍要求加薪,加薪的幅度要趕上房價上漲的幅度,幾乎所有的中小企業、科技企業都無法承受,都要關門。

大陸財經人士劉曉博5月28日撰文表示,深圳的房價、土地價格和生活成本都太貴,這會大大提高企業的運營成本、員工的生活成本,企業總成本會因此大大增加,這會削弱企業的競爭力。如果企業競爭力將被削弱,那麼企業為何不選擇搬到更合適發展的地方呢?對於企業來說,土地成本、稅收因素必然是其考慮的因素。如果像華為這樣的企業都因為成本而不得不大規模遷移,那麼其他企業的生存環境可想而知有。

財經人士:深圳是大陸經濟的縮影

大陸現在房地產吸引大量資金,各個地方依舊依靠土地財政斂財,上海、南京、蘇州、合肥地王頻出就是很好的例證。劉曉博認為,就地方宏觀經濟面而言,大量資金被房地產行業吸納掉,其它行業的企業必然會因為資金使用成本和企業運行成本的上升而遭受更大的經營壓力,這種經營壓力將會迫使企業儘量壓縮人力成本,這就會對當地實體經濟形成擠出效應,加速經濟的空心化,就像深圳現在這樣。深圳一定程度就是中國經濟大環境的縮影。

劉曉博表示,如果中國中西部的經濟發展又是過於依靠房地產,其結果是房價大漲,生活成本大漲,企業經營環境快速惡化,中國經濟空心化將因此而加速,中國轉型升級就存在半途而廢的危險。而且,房價過快上漲必然抑制民眾收入的上漲,房價和收入差距越來越大會促使房地產泡沫破滅,這又是宏觀經濟的系統性風險。

有報道說,造成當今中國大陸房價飛漲的根本原因,在於江澤民掌權時期所確立的地方政府發展方式:土地財政。

責任編輯:林銳

 

 

 

 

相關新聞
華為回應傳聞:公司總部沒有遷離深圳計劃
深圳迪士尼玩具廠員工派代表赴美討薪
深圳一超市扶梯塌陷 老人左腿被夾骨折
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大跌70%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