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地王」促資本外逃 學者建議人民幣一次性貶值

人氣 6648

【大紀元2016年06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凡綜合報導)5月份,中國大陸貿易順差擴大,但外匯儲備卻下降了280億美元。專家解讀,資金已經開始瘋狂外流;而大陸「瘋狂地王」頻現是推走外資的重要因素;一旦中國外匯儲備進入不可逆轉的枯竭通道,將引爆樓市、債市、股市等崩潰性下跌。專家建議北京當局,取締過去6個月所有國企央企參與拍賣的「地王」,責令央企推出房地產業;將人民幣一次貶值到位,杜絕貶值預期,以遏制資本外流。

外匯儲備下降 資本大規模外逃

據中國海關總署6月8日公布的數據,5月美元計價出口同比下降4.1%;此前路透調查預估中值為下降3.6%。5月美元計價進口同比下降0.4%,同比降幅為2014年10月以來最小;而此前路透調查預估中值為下降6%。5月貿易順差499.8億美元,比4月456億美元擴大了。

以人民幣計價,5月出口同比增長1.2%、進口增長5.1%,貿易順差3,247.70億元。

但是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5月份的中國外匯儲備下降了280億美元,超過市場預期的190億美元。中國外匯儲備至31,917.4億美元,為2011年12月以來最低。

大陸知名投資人黃生撰文分析,在貿易順差如此龐大的情況下,中國的外匯儲備還下降了280億美元,這只能說明很多資金是真的外逃了。資金外逃通過很多種途徑,但是大規模的資金外逃還是通過虛增進口金額來進行的,一是因為金額大,走地下錢莊不安全,地下錢莊也沒有足夠多的外匯,二是這個途徑相對合理、合規,不好查處。

黃生還注意到,中國經香港的進口數據,非常反常,同比增長了243%。這說明,經過香港是資金外流的主要通道,通過在香港的關聯公司,內地公司虛增進口額,通過外管局審核後,支付外匯給香港的關聯公司,達到資金外流的目的。

香港是人民幣最大的離岸中心,又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國際金融中心,一直以來都是資金和熱錢的中轉站,而243%的增長數據,也說明了5月資金已經開始變得非常瘋狂外流了。

黃生認為,越來越臨近的美元加息預期會導致中國境內的熱錢和資本加速外流。預防資本外流,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人民幣一次貶值到位,杜絕貶值預期,當前這種欲貶還升,慢慢的貶值方法,會導致貶值預期一直存在,也讓熱錢從容的外流。

「瘋狂地王」推走外資

6月8日,中華元智庫創辦人張庭賓發文《「瘋狂地王」正摧毀中國防範金融危機的最後努力》。文章認為,中國5月外匯儲備數據重拾跌勢,「沒有甚麼比『瘋狂地王』更有力地將外資推走了」。大陸「瘋狂地王」頻現,強化了外資對中國未來不可思議的預期——中國樓市泡沫已經如此瘋狂,一二線城市的絕對價格已經達到世界最高水平,相對價格已經是歐美的10倍以上。誰還願意做它的犧牲品!

文章分析,自2000年以來,人民幣因為國內房價大漲而對內大幅貶值的同時,卻對外對美元大幅升值;人民幣對外升值與對內貶值形成了極為嚴重的反差。人民幣對內貶值——特別是房價大漲,使得中國的土地和勞動力成本大增,這對中國製造業釜底抽薪。與此同時,人民幣對外大幅升值,這給了外資離境兌現在中國獲得的商業、投資和匯率利潤的強大動機。這也是從2014年6月以來,國內資本大量外流,並導致外匯儲備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

進入2015年以後,由於國內房價回調;2015年8月和2016年初,人民幣對美元兩度下跌,使資本外流的動力有所下降。更重要的是,在去年6月份的「股災」後,國家加強了對資本外流的管制。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瘋狂地王」突現,超半數為中共央企製造;一二線城市樓價紛紛暴漲,使得本來已經開始向下的樓價轉而向上。這不僅繼續增大了房地產和商業銀行的負債槓桿,更致命的是,這導致國內人民幣貶值更加嚴重,刺激了資本,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資加速資本外流的動力。

文章警告,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的餘額高達2.8萬億美元,假如它們過去十多年利潤總額為100%,即5.6萬億美元;再考慮到中國貿易順差餘額近3萬億美元中有一半屬於外資,則外商直接投資可以離場的資金總額約7萬億美元。一旦它們下決心戰略性撤退,中國外匯儲備是不夠支付的。如果中國外匯儲備枯竭或者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枯竭通道,則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價格暴貶,中國進口商品價格暴漲,形成惡性輸入性通脹,屆時樓市、債市、股市等必然崩潰性下跌。

文章建議,應由國資委出面,果斷取締過去6個月所有國企央企參與拍賣「地王」,乃至進一步責令央企按照2010年3月要求退出房地產業。

「退房令」發布六年 央企拒不退市

中國大陸現在房地產行業的亂象起源於90年代江澤民當政時期,江澤民盲目大發展,而且以地方GDP作為衡量地方官業績的標準,使各個地方政府都大興土木,大搞房地產。江澤民利益集團掌控的國企與地方政府互相串通抬高地價,使房地產泡沫越來越大,甚至到了大到不能破裂的地步,所造成的惡果一直延續至今。

早在2010年,國資委要求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清退房地產業務,僅留下16家主業為地產的央企,後這個名單增加至21家。六年多時間過去了,不僅主業為地產的央企在瘋狂發起「地王」大戰,那些屬於清退行列的央企也並沒有完全退出地產市場。

近日,中紀委巡視組通告稱,國資委存在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不夠到位,推進國資國企改革進度較緩,對央企存在的一些問題督促整改不力等。習近平當局對國資委發出了明確的警告。

中國金融亂象背後的政治博弈

去年以來,大陸經濟各種危機紛呈,背後浮現高層政治博弈。去年股災被披露是江澤民集團針對習近平的「經濟政變」。

去年有股市的暴漲暴跌、人民幣匯率波動所引發的大量資金外逃、互聯網金融網貸公司成片倒下等。今年中國金融市場的亂象與2015年相比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今年先是一線城市房價的瘋狂,然後蔓延到二線城市。隨著當局遏制房價,資金又開始流向商品期貨市場。而近期,上海、深圳、南京、蘇州等地「地王」頻現;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城市多是江派重要窩點。

6月3日,大陸財經傳媒人士劉曉博發表署名文章《當下樓市最大的秘密:所有地王都是「一家人」》。文章說,經過層層挖掘,發現當下樓市最大的秘密:所有地王原來都是「一家人」;深圳的新地王,跟上海剛剛誕生的「周浦地王」和「顧村地王」一樣,後台都是實力雄厚的央企。

當天,黃生發表文章《中國房市已成全球最大賭場》警告,這些央企拿著國家的錢,拿著人民的錢,玩弄高槓桿,瘋狂賭博,將國家的經濟綁架,拖向深淵。

上世紀90年代末,江澤民插手經濟領域、架空朱鎔基,隨後接管國企改革。江澤民集團順勢壟斷中國的經濟命脈長達二十多年,央企和國企幾乎成了江派利益集團的搖錢樹,他們從中大肆侵吞國有資產,瘋狂撈錢,讓老百姓買單。

如江澤民家族把持電信行業,江澤民的心腹曾慶紅、周永康先後把持著石油行業,江派大員李長春家族、現常委劉雲山家族分別染指文化業和金融業,江派要員劉志軍此前一直把持著鐵路系統等。

習近平、李克強「十八大」上台執政以來,推動國企改革遭遇江派重重阻撓。

今年5月以來,習近平、李克強當局已派出7個督查組,趕赴地方進行督查,包括對國企改革、國有資產流失、民間投資等。敏感時刻,央企無視「退房令」頂風作案,頻頻製造「地王」,背後的政治博弈因素令人聯想。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加 中國人將受到三大衝擊
人民幣中間價觸5年新低 高盛預期再跌3.5%
人民幣暴跌 A股反常大漲 業界解讀內幕
中國樓市已成全球最大賭場 內幕驚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