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兩篇文章 習近平對中國民主轉型開出條件?

人氣 7123

【大紀元2016年06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近日,大陸當局連續發表兩篇關於中國如何進入高收入社會和民主轉型的文章。外界對此進行解讀,認為這是當局在投石問路,也有分析稱,這或是習近平為中國社會民主轉型開出條件。

官方發文提「三個不出現」專家解

6 月12日,《人民日報》發表署名鄭秉文的文章《從國際經驗看如何長期保持增長動力》。文章中有一段關鍵的內容:「經過幾十年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只要政治上不出現顛覆性錯誤,經濟上不出現毀滅性打擊,制度上不出現斷層式波動,再過六七年,我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將無懸念。屆時,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已經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已經建成。」

鄭秉文任中國社科院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美國研究所所長等多職。

海外中國經濟社會學家何清漣的文章表示,鄭秉文先是比較樂觀地展望了中國即將進入高收入社會的前景,但前提是「三個不出現」的假設條件,讓這個前景蒙上了一層陰霾。何清漣還分析了「三個不出現」中哪個變數最大。

文章表示,鄭秉文提到「三個不出現」,其中「不出現制度斷層式波動」,算是重中之重。作者身份是中國社科院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美國研究所所長,此文又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算得上是官方聲音了,可視為一種巧妙的投石問路。

「制度上不出現斷層式波動」,所謂「制度斷層」中的「制度」,不是指社會主義制度這一根本方向,而是指中共最高領導人掌權的方式,以及保證其有效行使權力的各種制度。

習近平執政三年多,在權力結構與權力行使方式上早就重定章程,改寫了政治規矩。鄭在文中強調只要不出現「制度斷層式波動」,意指習重新釐定的政治規矩不再改變,不再像「十八大」權力交接之後因「制度」斷層而引起軍界、政界人事大變動,恐慌情緒蔓延,人心不穩。要想不出現制度斷層,只能有一個選擇,就是總書記不換人。

何清漣分析說:鄭的文中「政治上不出現顛覆性錯誤」是重複習近平三年前的話語。2013年10月,習近平以中國國家主席身份參加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會上談到中國改革時說:「中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一旦出現就無法挽回、無法彌補。」

當時中外媒體對此話做了全方位解讀,形成的共識是,習談的「顛覆性錯誤」即指走民主化道路。從近期來說,就是中國的大局以「維穩」為第一要務,任何妨礙中國穩定的組織,任何可能讓穩定局面瓦解的思想、言論和行動,不論來自哪方面,都是「顛覆性」錯誤。

鄭文中這句「政治上不出現顛覆性錯誤」,就是重複習三年前的話語,即只要中國不走民主化道路,今後奔向高收入社會的奮鬥目標就有了基本保證。

對於經濟上的難題,何清漣認為,總的來說,經濟上,中國正在翻山越嶺,這長途跋涉很不容易,叫做「過了一山又一山,一山更比一山難。」

胡錦濤智囊發聲談民主轉

就在鄭秉文上述文章發表的次日,6月13日,大陸財新網刊發胡錦濤智囊俞可平的文章《俄羅斯的民主轉型及其重要啟示》,文章藉俄羅斯民主轉型談中國如何走向民主進步。

時評人士石久天表示,當局一連發出兩篇文章,很可能是習近平在投石問路,不僅是在經濟上,實際上是在政治上為中國民主轉型作出計劃,開出條件。

在持續的反腐打虎運動中,江派背景的眾多高官被清洗,去年以來,習近平當局不斷釋放中國大變局的信號。中國將面臨大變局已成為外界的共識。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中國一週大事解讀:2016年大變局路線圖浮現
法官誓詞不含忠於中共 多信號指向大變局
新年之際財新刊文:迎接一萬年以來大變局
周曉輝:還原真相與道歉政治為大變局做鋪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