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鼓勵產優質稻穀 農民每公頃可領1萬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6年06月14日訊】(中央社台北14日電)農委會為鼓勵農民生產優質稻穀,今年第2期稻作開始,在全國6個鄉(鎮、市、區)試辦稻作直接給付與保價收購雙軌制,生產優質稻穀農民,可領取每公頃1萬元直接給付,並選擇不交公糧。

農委會表示,台灣有越來越多農民,捨棄傳統追逐高產的做法,堅持理念種植優質農產品。更有稻農以友善環境的自然農法生產稻米,自產自銷,不依賴政府的公糧稻穀保價收購制度。

農委會指出,農民第2期作生產的稻穀繳交公糧,與直接銷售市場的價差,每公頃約新台幣9000元。另外,考量水稻蘊含生態環境、涵養水源、糧食安全及農村文化等多功能性價值,額外增加每公頃1000元,合計每公頃稻作直接給付金為1萬元,以鼓勵農民生產優質稻穀,參加稻作直接給付。

農委會為鼓勵生產高品質稻穀,自行銷售的農民,規劃試辦直接給付與保價收購制度並行,讓提供生產優質稻穀的農民多一個選擇。

農委會表示,105年第2期作將在楊梅、新埔、龍井、福興、朴子及柳營等6鄉(鎮、市、區),試辦稻作直接給付與保價收購並行制度。

農委會解釋,實際耕作的農戶戶籍及農地位於試辦區內,且土地在102年到104年任一年度第2期作申報種稻有案,並於105年第2期作確實種稻者,可於6月16日起至8月31日到當地公所或農會,申報稻作直接給付,政府每公頃給付1萬元。

農委會說,明年第1期稻作將繼續試辦,至於是否會更換試辦地點,需視本年第2期作試辦結果再行決定。

農委會強調,為避免直接給付金被地主領走,實際耕作者反而領不到的現象,倘土地已簽訂租約或耕作協議書,給付金將發給實際耕作者。

農委會進一步解釋,由於公糧保價收購制度仍存在,可支撐市場稻穀價格,試辦直接給付,不會衝擊市價,農民如果種植高品質稻米銷售市場,再另外領取直接給付金,收益比交公糧更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