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起訴北京知識產權局 中共難收場

人氣 922

【大紀元2016年06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美國蘋果公司不服北京知識產權局的侵權判決,狀告北京知識產權局一案日前已經被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立案。

蘋果公司起訴北京知識產權局被立案

據澎湃新聞6月19日報導,蘋果公司和銷售蘋果手機的中復公司不服北京知識產權局判決,已經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蘋果公司、中復公司請求法院依法撤銷被訴決定,同時要求宣告被控侵權產品未落入涉案專利權的保護範圍。

據《北京青年報》消息稱,目前,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已對該案立案。

5月10日,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就佰利公司提出iPhone6和iPhone6Plus兩款手機的外觀設計侵犯了自己所享有的權利作出一份《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書》。決定書認為,認定被控侵權產品與涉案專利無顯著區別,落入涉案專利的保護範圍。並責令蘋果公司停止銷售、中復公司停止許諾銷售和銷售被控侵權產品。

但蘋果公司和中復公司認為,被控侵權產品與涉案專利存在眾多顯著區別,同時也不具有涉案專利區別於現有設計的「設計要點」,兩者既不相同也不近似,且專利權人在另案訴訟的專利無效覆審行政訴訟中的主張有悖於本案的相關意見。

據報導,該報記者根據工信部網站上的照片,佰利的這部手機為黑色,在正面攝像頭、傳感器和聽筒的排布方式、底部按鍵、背部攝像、顏色等方面跟iPhone6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

公開資料顯示,佰利100C在iPhone6上市前兩個月獲得外觀專利,iPhone6上市後佰利便發起外觀侵權申訴,蘋果公司曾向國家知識產權局請求宣告佰利外觀設計專利權無效,但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為100C的輪廓和各部細節與市售產品都存在明顯差異,駁回了蘋果請求。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佔領認為,蘋果公司如果十五天內去法院起訴的話,北京知識產權局的處理決定書就不生效,iPhone6和iPhone6plus可以繼續賣,但如果蘋果最終敗訴,就不能賣了,並且可能是在全國都不能賣。

網民熱議

此事引發了大陸網民極大關注,有網民認為「兩個長得像嗎?」「碰瓷。」「這個確實有點過分了,要點臉。」「這就是惡人先告狀嗎?」 「中航應該向法院控告波音、空客兩家公司的客機嚴重侵犯中航C919飛機的外觀專利,因為前兩者的客機外觀相似度達99%,一般普通旅客根本無法區別!」

有網民認為,「就是想借蘋果打個廣告而已!不要臉」「緊接著佰利要發佈新品了」

但也有一部份網民在為北京知識產權局叫好。「今天的反擊,只是第一槍。」「把蘋果趕出中國」等。

有網民表示:「理智愛國。這種情況簡直就是流氓行為。誤用愛國來綁架道德。」

對於事件後續發展有網民表示:「蘋果公司曾向國家知識產權局請求宣告佰利外觀設計專利權無效,但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為100C的輪廓和各部細節與市售產品都存在明顯差異,駁回了蘋果請求。既然如此,法院應該認定該訴訟無效!」

也有業界人士表示,蘋果公司在世界上影響太大,雖然中共一直給外國公司小鞋穿,但真的在全國禁售iPhone6和iPhone6Plus可能性不大。

大陸產品侵權嚴重 外商苦不堪言

在大陸。知識產權向來得不到保護,美國前NBA巨星喬丹控告大陸公司侵權一案就屢告屢敗。

大陸喬丹體育公司在大陸擁有「喬丹」、「QIAODAN」等註冊商標。喬丹2012年以爭議商標的註冊損害姓名權、違反大陸的商標法第31條相關規定等為由,向大陸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撤銷爭議商標的申請,結果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爭議商標予以維持。

喬丹不服,向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提起行政訴訟,院方判決維持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喬丹之後又向北京市高級法院提起上訴,院方判決駁回上訴。

喬丹2015年向大陸最高法院申請再審並獲受理,4月26上午9時開庭審理,各方激辯4小時,最終並未當庭宣判。

在4小時庭審中,喬丹方面認為,中文喬丹和對應拼音應受法律保護,喬丹體育利用商標引導消費者,具攀附喬丹良好聲譽的惡意;喬丹體育方面則認為,喬丹不享中文名與拼音的姓名權,請求維持原判。

有大陸媒體引述法律界人士表示,喬丹享有自己姓名的姓名權,作為知名人士,無論他的姓名翻譯成哪種語言、文字,姓名權都受法律保護。至於大陸的喬丹體育公司將「喬丹」二字註冊為商標,也享有商標權,並受法律保護。但根據大陸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如果商標權侵犯他人姓名權,需承擔賠償損失和消除影響等法律責任。

此外,世界各個國家知名品牌的汽車幾乎都被中國大陸車廠抄襲。

根據德國AUTOBILD消息報導。在中國,國外大型汽車製造商必須與當地汽車公司合作已經是許多國際汽車巨頭的「不可言說之痛」。因為在開發中國這個巨大市場的同時,他們的產品被大量的山寨,甚至流入這些海外生產商的國家。

報導說,在中國,「抄襲就是最大的肯定」似乎是從中學校園就植入人心的理念。這一觀念產生的深遠影響使得投入中國市場的創意產品總是能輕易抓住消費者的目光,並且銷售火爆,但是山寨產品也會在最短時間內產生。不管是電鋸,還是具有設計感的花瓶,亦或是豪華轎車都躲不過被山寨的命運。

責任編輯:李明宇

相關新聞
美海關查微信遣返中國留學生 律師:不算侵權
江蘇女網購蘋果手機被騙8400元 手機圖標是梨
販售盜版任天堂卡匣兩人落網  侵權上億
香港老字號「蘭芳園」遭大陸冒牌黨侵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