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發改委主任承認去產能任務艱鉅

人氣 1184

【大紀元2016年06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6月26日,中共發改委主任在出席2016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時表示,去產能的任務非常艱鉅,因為涉及到員工安置、債權債務等等方面的問題。

發改委:去產能任務艱鉅

中共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季達沃斯論壇表示,今年要去掉煤炭的產能是2.8億噸,涉及到需要安置的員工是70萬人;鋼鐵產能今年要去掉4500萬噸,涉及到需要安置職工18萬人。

財新網26日消息稱,徐紹史承認,去產能的任務非常艱鉅。因為去產能涉及到員工安置、資產處理、債權債務、兼併重組、轉型升級,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就是同時考慮產業布局的問題。

今年2月1日,中共國務院連發了6號文和7號文,決定先從鋼鐵、煤炭兩個行業入手去產能。根據文件目標,在今後五年,鋼鐵的產能要去掉1億噸至1.5億噸,煤炭產能要去掉5億噸,還有5億噸是減量重組,減量重組5億噸裡面大概一半以上也是要去掉的產能。

有英國傳媒之前報導稱,去產能或將造成大陸六百萬人失業。

業界人士表示去產能或將動搖中共統治

朱鎔基舊部、經濟學者高西慶曾在今年4月份表示,供給側中去產能並非易事,在中共的體制下,一貫以「穩定壓倒一切」作為優先,而去產能勢必要面臨裁員的問題,所以這是當前的一大矛盾。在去產能過程中,「國有企業」這個利益集團是最大的難題。

當代中國經濟學家許小年5月29日撰文表示,中國經濟在現有體制下形成了很多利益集團,改革就是要觸動這些利益集團,難度在於既得利益集團和個人不願意放棄,而中共政府已經成為市場經濟中最大的利益集團,所以轉變經濟增長模式以及轉變體制都碰到了障礙和阻力,因為轉變體制就是要觸動政府自己的利益。涉及到政府利益,單靠經濟體制改革根本沒有用處,只能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海外時評人士劉明表示,江澤民以貪腐治國,在國企裡邊安插了許多親信,例如石油行業和電信企業等,這些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盤根錯節,互相聯繫,所以推行供給側改革阻力重重,下面的官員不作為,懶政的大有人在。這都是江澤民和中共本身體制造成的。

劉明認為,真的要推行經濟體制改革,肯定要牽扯政體改革,政治體制改革肯定會動搖中共的統治地位,造成中共解體,而只有解體中共才能解決中國的經濟問題以及其它各個方面的問題。

去產能由來

2008年,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危機中遇到了極大的壓力,而2009年對中國來講又是一個關鍵年:中共建政60週年,「六四」20週年等,中共面對持續下滑的經濟不得不使用4萬億人民幣投資建設鐵路、公路、基建,大興土木,以保證GDP的增長。

這樣一來,鋼鐵、水泥等相關產業大規模投資,使產能嚴重過剩,這個惡果一直持續至今。另一方面,巨額投入造成這種放水刺激經濟的效果每況愈下。中共從2014年底開始到2015年下半年共投入了5萬億人民幣到鐵路、公路、基建上,但收效甚微,經濟增長依然不見起色。而投資是中共一直賴以刺激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投資、出口、消費),在傳統的經濟增長失去動力之後,中國產能過剩的鋼鐵、煤炭等因為是國營企業,由政府在後邊兜底,在每噸鋼材利潤只有1元人民幣的情況下依然進行生產。

面對中國經濟病入膏肓的現狀,2015年底,習近平提出了供給側改革,調整產業結構。今年初,當局把去產能作為今年經濟的五項重點工作之一。#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去產能」效應  大陸失業潮漸浮現
去產能成效低 大陸鋼鐵4月日均產量再創新高
去產能過剩 中國500萬失業大軍何去何從
去產能「變形」 大陸鋼鐵企業現復產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