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停車場「借光」打牌 華埠老人難耐寂寞

借停車場燈光打撲克 老人樂 停車場憂安全隱患貼告示

曼哈頓華埠哥倫布公園旁的一個停車場門口,貼出這樣一則特別「提示」。 (蔡溶/大紀元)

人氣: 30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大紀元2016年06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日前,曼哈頓華埠哥倫布公園旁的一個停車場門口,貼出這樣一則中英文「提示」:「為閣下自身安全,除停車場客人等候取車外,請勿在車場外圍聚集玩耍棋局及紙牌。違者經本停車場工作人員勸諭後仍聚集本車場管理範圍內,本公司即時報警處理,所有責任由閣下自負。」

下雨了,老人們在哥倫布公園的涼亭里,繼續打牌。
下雨了,老人們在哥倫布公園的涼亭里,繼續打牌。(蔡溶/大紀元)

「每天下午3點~4點,他們就開始聚集,直到我晚上7點下班,他們都在門口玩那些中國紙牌,再等我第二天早上7點上班,又見到他們!我很懷疑,他們打了一整晚的紙牌。」茂比利街哥倫布公園旁的停車場內,當班職員Andre’s說,這個現象大約從一年前開始,這些老人都是附近的居民,閒來無事,便在晚上借停車場的燈光,來這裡打發時間。然而,停車場是私人領地,加上車輛進進出出,老人腿腳不便的,「被車撞到怎麼辦?」

下雨了,老人們轉戰到哥倫布公園的涼亭里,繼續打牌。
下雨了,老人們轉戰到哥倫布公園的涼亭里,繼續打牌。(蔡溶/大紀元)

Andre’s指了指對面公園內的老人,笑著說,「那個穿夾克的老人,還有他的朋友們,把停車場當成一個能夠玩耍的地方,不只在門口,都到裡面來了。」記者看到,停車場內,貼了一張更大的中英文告示,「提示貼出來後,他們現在基本就不來了。」Andre’s又說。

曼哈頓華埠哥倫布公園旁的一個停車場門口,貼出這樣一則特別「提示」。
曼哈頓華埠哥倫布公園旁的一個停車場門口,貼出這樣一則特別「提示」。(蔡溶/大紀元)

出來打牌 排遣生活寂寞

馬路對面的哥倫布公園內,人聲鼎沸,三五成群的老人聚在一起,你一桌,我一桌,正在興高采烈地玩著撲克牌,沒有「一席之地」的則站在邊上探著腦袋觀看。即使是寒冬數九、酷夏三伏,老人們也從未間斷過。

「除了下棋打牌我們還能幹甚麼?」陳大爺70多歲了,11點下雨時正站在哥倫布公園涼亭下的避雨處,和幾位牌友正在聊天。陳大爺和他的牌友都來自廣東臺山,每天都相約一起喝茶、打牌,以此來打發時間。

陳大爺說,去停車場「宵夜」的大都是住在附近的老人,「晚上一個人在家沒意思,就出來湊湊熱鬧」。站在一旁的牌友解釋說,老人們常自嘲,在美國這邊「又聾又啞又盲」(英文不會聽、不會講也不會看),「又沒腳」(不能開車、不會坐地鐵),腿腳不便,也談不上旅遊,又不願住在兒女家裏,「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自己整天一個人呆在家裏,悶得發慌,「在家看電視更容易內心抑鬱,人就要發霉了。再不出來,就等著到對面殯儀館『註冊』了。」

路過的老人們也加入討論,大家都說,這不是「上癮」,這裡有他們的朋友和喜歡做的事,由「玩」到「聚」,一起打麻將和撲克,「來這裡打牌不為贏錢,老人也沒甚麼錢,就為和大家在一起有個好心情。」

陳大爺說,只要身體狀況好,老人都喜歡出來,「馬路生活」填補的是寂寞,不然只能在家對著牆壁發呆,他們幾個經濟條件稍微好些的老鄉,每天早上9點出去「飲」早茶,叫上價格實惠、雷打不動的一盅兩件,邊飲茶邊聊天,一壺早茶可以喝到11點,然後上公園逛一逛,中午回家睡個午覺,下午3點相約一起在公園打牌,整個下午都在公園度過,「打牌、打麻將時間過得快」,直到天黑。

華埠老人中心主任陳慕貞說,年輕一代搬離華埠,老人大多選擇獨自在華埠生活,在美國這種現代社會,一般人一退休,生活圈子只剩下自己的家庭,老伴一過世,就真的成了一個孤獨老人,最大的困擾就是孤獨,因此老人中心都很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社交活動,「這點對他們的健康非常重要」。◇

責任編輯:周美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