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浪漫的藍眼淚 研究證實是夜光蟲

人氣 673

【大紀元2016年07月11日訊】浪漫的海景「藍眼淚」近年已成為馬祖觀光代名詞,每年4到10月是追看藍眼淚的最好時機,更吸引大批攝影愛好者到馬祖捕捉迷人的夜藍海奇景。

「藍眼淚」形成原因眾說紛紜,多數人說是海中的渦鞭毛藻、介形蟲或夜光藻,因受到海潮擾動而發出光芒。11日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研究團隊透過單離培養的技術,證實馬祖「藍眼淚」中的發光生物之一就是「夜光蟲」。

(中央社檔案照)
(中央社檔案照)

中央社報導,由海大海洋中心主任蔣國平率領的研究團隊,今年4月起在「藍眼淚」經常出現的介壽澳口沿岸水域採水,利用毛細管在解剖顯微鏡下,將發光生物進行單離培養,證實夜光蟲就是馬祖「藍眼淚」中主要的發光生物之一。

(取自馬祖藍眼淚FB)

蔣國平表示,夜光蟲(Noctiluca scintillans)是一種異營性渦鞭毛藻(dinoflagellate),屬於單細胞原生生物,渦鞭毛藻綱裡有一半會行光合作用,另一半包含夜光蟲在內,則是靠吃東西維生。

他說,夜光蟲細胞呈透明球形,直徑200-2000微米,腹面後端有一凹下縱溝,在此形成口部,口部之前則有小鞭毛,鞭毛前有一大觸手,用來抓取食物。

至於夜光蟲的發光機制,海大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員蔡昇芳指出,夜光蟲發光的部位在細胞膜上,每隻大約含有1萬個發光源,每個發光源大小為0.5到1.5微米。

由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中心主任蔣國平率領的研究團隊,透過單離培養的技術,證實馬祖「藍眼淚」中的發光生物之一就是「夜光蟲」。圖為顯微鏡下大量的夜光蟲。(海洋大學提供)
由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中心主任蔣國平率領的研究團隊,透過單離培養的技術,證實馬祖「藍眼淚」中的發光生物之一就是「夜光蟲」。圖為顯微鏡下大量的夜光蟲。(海洋大學提供)
由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中心主任蔣國平(圖)率領的研究團隊,透過單離培養的技術,證實馬祖「藍眼淚」中的發光生物之一就是「夜光蟲」。(中央社)
由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中心主任蔣國平(圖)率領的研究團隊,透過單離培養的技術,證實馬祖「藍眼淚」中的發光生物之一就是「夜光蟲」。(中央社)

他說,每個發光源由3個部分組成,包括氧化酵素「發光素氧化酶」,接著需要有「發光素接合蛋白」去抓住「發光素」,而「發光素氧化酶」會氧化「發光素」放出藍色生物光。

蔡昇芳強調,夜光蟲每個光源大約可放出10萬個光子,受到刺激後發光大約僅能持續80毫秒,也就是「一閃即過」,並非如照片上看到整個「藍海」的長期曝光效果。

海大校長張清風表示,在連江縣長劉增應、連江縣議長張永江及立法委員陳雪生的支持下,海大馬祖校區將在明年招生,新設立3個科系,學生3年在基隆校區,1年在馬祖校區學習。

另外,張清風說,海洋大學海洋中心在教育部5年500億元頂尖大學計畫經費支援下,將推動「馬祖海域海洋生態整體調查計畫」,希望能解開「藍眼淚」之謎。

責任編輯:蘇漾

相關新聞
直擊「藍眼淚」奇景 哈孝遠151好感動
看藍眼淚要快  錯過等明年
台灣燈會 主燈水上劇場堪稱經典
台灣燈會落幕 總人次上看2000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