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市易壅塞路段改善 16處車輛等候縮短15%以上

中市府今年5月1日啟動易壅塞地點改善計畫,盤點出17處優先改善路段,經兩個多月努力,已有16處地點的車輛等候長度及停等時間縮短了15%以上。(台中市政府提供)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6年07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鄧玫玲台灣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交通局今年5月啟動易雍塞地點改善計畫,針對全市17處易壅塞路段依道路特性,透過車流分流、放寬匝道管制、號誌時制調整、車道重新配置、增設指示牌面、設置分隔設施、加強取締違停等方式進行改善,經過2個月的努力,目前車輛等候長度及停等時間縮短15%以上,部分路口更大幅縮短了50%以上,成效顯著。

交通局表示,市府今年5月1日啟動易壅塞地點改善計畫,由副市長林陵三召集跨局處單位多次會勘,盤點出17處優先改善路段,均位於交通幹道交會點,或商業活動頻繁地區,包含國道1號中清交流道(中清路至環中路)、豐原交流道(神岡區中山路)、台74線沿線匝道、以及市區道路台灣大道沿線、中山醫大、公益路、三民路、崇德路、火車站前等。

經市府及各機關兩個多月努力,依據各分局警員現場調查結果顯示,已有16處地點的車輛等候長度及停等時間縮短了15%以上,部分路口更大幅縮短了50%以上,如台74線快速道路青海路匝道、台74線環中路與向上路口,及台灣大道的忠明南路至英才路段等,改善成效顯著。

交通局表示,未來仍將持續檢討調整,針對台灣大道沿線,將以分流概念重新規劃指示牌面,引導車輛分流至其他平行道路進入市區,以紓解台灣大道交通壅塞情形,並透過車流的均衡分布,提升整體路網運轉效率。

交通局也強調,交通改善並非一蹴可及,仍將持續以滾動檢討方式推動改善措施,並將此次跨局處合作的成功經驗,建立機制,擴大運用至其他主要交通幹道。中長期而言,將積極推動軌道運輸骨幹建設,落實MR.B&B複合式交通系統藍圖,以根本有效解決中市交通問題。

責任編輯:羅令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