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已經無魚可撈 北京承諾削減捕魚規模

人氣 631

【大紀元2016年08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報導)中國河流和海洋裡的過度捕魚,已使魚類資源被嚴重耗竭。中共農業部說,當局將削減捕魚船隊的規模。

農業部說,東海實際上已經「沒有魚了」,漁民們在許多其他沿海水域也很難撈到魚。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告訴官媒,現在是時候削減中國漁業了,以保護魚類資源。中國現在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捕魚船隊。

韓長賦列舉了一系列遏制漁業過度擴張的行動計劃,包括削減漁船數量。

韓長賦說,中國在世界海洋的深海捕魚必須被置於嚴格監管和自律之下,「逐漸擺脫過時的、破壞環境的生產方式。」

農業部說,中國海域可以維持每年800萬噸到900萬噸的捕撈數量,但是近年實際捕撈數量達到每年1300萬噸。

類似的耗竭也出現在河流。比如,根據農業部數據,四大魚類現在每年在河裡下的蛋不到10億只,而過去可以下300億只。

沿海水域魚資源耗竭驅使中國漁民去到更遠的地方,包括爭議海域甚至印度洋。

日本政府本月早先抗議230艘中國漁船和配備武裝的海岸警衛隊船隻駛入東海釣魚島附近。

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學家蔡生力教授說,減少漁船數量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還不夠。

蔡生力說,只要中國消費者對海鮮的需求仍然以「可怕的速度」增長,即使政府去除小型老舊的漁船,捕撈行業將再興建更大的遠洋船隻。

他說,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是將漁民轉變為漁業農民。

一些沿海省份已經成功的將漁村轉變為近海水產養殖場。近年,它們每年的產出超過了捕撈的數量。

這讓人們看到希望:在不耗竭全球漁業資源的情況下,中國仍然可以滿足消費者對海鮮的需求。

然而,海鮮農場可能製造一些污染,影響沿海城市的環境。

蔡生力說,這可能促使中共政府補貼漁民,在更遠的水域比如南海,修建漁業農場。

中國目前消費全球海鮮供應的三分之一。世界銀行預測,截至2030年,中國對海鮮的需求將增加30%。

許多中國沿海省份向出海捕魚的船隻發放柴油補貼,幫助增加了遠洋捕撈的數量,致使中國捕魚的產能從2012年到2014年之間翻番。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非法捕撈250公斤海參 澳洲扣兩艘外國船
鮑魚捕撈季開始 加州亞裔男子潛水失蹤
非法捕撈魷魚 3艘中國籍漁船遭南非扣押
紐省將改革商業捕撈法 限制捕魚配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