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輻射,不如先補腦》書摘

醫院的移動式X 光機會殺人?
作者:廖彥朋

《怕輻射,不如先補腦》/時報出版 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31
【字號】    
   標籤: tags:

有住院經驗的人可能看過這樣的情景:下午小睡個片刻,忽然被騷動聲吵醒,眼睛一睜開發現身邊的醫務人員全消失了,還以為自己上了整人節目,趕緊四下張望,尋找攝影機在哪裡,說時遲那時快,隔壁床的老伯被一台像是星際大戰裡的機器人堵住,門外隱約有個穿著白袍的壯漢,手上還拿著一支像是核彈引爆器般的東西正準備按下去,「嗶⋯⋯好了!」一瞬間,原本消失的醫務人員全部回來了,彷彿剛剛什麼事情都沒發生,穿著白袍的壯漢走進病房,把老伯身子下面的板子抽走,瀟灑地推著機器人離開了病房⋯⋯這是搞哪齣?我現在是住院還是拍電影啊?這X光難道不是「一人照、全員補」嗎?如果你去問照相的放射師,他可能會告訴你這東西劑量很低不用擔心⋯⋯不是我不相信你,問題是你一喊要照相,每個醫務人員跑得像飛一樣,你一個人站在超遠的牆後遙控機器,我書讀得不多,你不要騙我啊!

在臨床上有很多種說法,有些人說三公尺很安全,有些人說五公尺很安全,當然理論上是愈遠愈安全,但是如果以X光衰減無止境的原理來說,就算逃到宇宙的邊緣也不會完全安全的,更何況飛出大氣層之後,宇宙輻射劑量還更高,所以最佳位置其實是臭氧層內緣的某個宇宙輻射最低點,不過,實務上當然沒那麼誇張。從美國加州某個醫院團隊所測量到的結果是這樣的,在一般使用移動式X光機做胸腔檢查的條件下,可以在病人照射位置一公尺處測得約0.85 微西弗的劑量。

0.85 微西弗是一個怎麼樣的概念呢?地球人一年受到環境輻射的曝露平均約為2.4 毫西弗(前面講過了),也就是2400 微西弗(乘以1000 做單位換算而已),所以說只要你還活在地球上,就算什麼事都不幹,單純地正常生活也會每天被曝露6.6 微西弗,比隔壁床病人照相時你出於關心站在他身旁一公尺的地方安慰他更高出近七倍。此外,根據加州該團隊實地測量,距離三、四公尺之外的地方就只能測量到背景輻射了,也就是說,就算是你脫光光什麼防護都不穿戴,也和平常沒兩樣(如果你平常喜歡脫光光的話)。要注意的是,上面討論的這些都是做檢查的病人本人以外的人士所受到的散射曝露,病人本身還是有一定程度高的劑量,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移動式X 光機的效果有限

當然也有些人以為在病房用移動式X光感覺比較尊爵,照相不用下樓,由專業放射師親自把X光機推到病床面前一對一服務,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移動式X光機通常是為沒辦法到樓下常規檢查室做檢查的人(例如意識不清、行動不便的病人),這是莫可奈何的替代選擇,因為受到電壓以及輻射防護的限制,在病房中使用移動式X光機沒辦法產生較高劑量條件的X射線,因此影像品質較差,影像品質差當然就意味著診斷品質受影響,此外,移動式X光機能讓你做的檢查也很受限,絕大部分的情況下只做胸腔檢查,所以除非不得已,我們是不會建議病人使用移動式X光的。

每次談到移動式X光機,我就挺感慨的,從一件小小的事情就可以反映出整棟醫院真正了解放射線的人真的是屈指可數,同時「想要去了解放射線的人」也是屈指可數。

我的樂團鼓手在某醫學中心內科擔任住院醫師時,每次移動式X光機來的時候,旁邊的人就會說:「某某醫師,快點躲起來,波塔波(portable)來了!」然後就手刀奔向十公尺外的一塊鉛板後面蹲著。大家可以想想這個情景,如果他去躲,就表示他和其他人一樣無知;如果他不去躲,就表示他認為其他人很無知,躲也不對、不躲也不對,明明是一個科學的問題,莫名其妙也變成人際關係的問題。另外,一大票人一溜煙消失,然後回來病房又對病人說沒關係劑量很低,雖然這是真話,但是觀感上很難讓人心安,連帶導致我們去向人解釋的時候難以獲得信賴,實在讓人非常困擾。

所以說,大家真的不要再害怕病房裡的移動式X光機了,除非你有一種很奇怪的癖好,每當人要照X光的時候,你就有一種擋不住的欲望想躲到他的床底下,那我就沒辦法保證你曝露的劑量很低了。在正常的情況下,只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就可以完全不必在意移動式X光機所產生的影響。下次住院的時候,如果看到有移動式X光機到床服務的時候,記得優雅地起個身,目測一下適當距離,喝一口剛剛在超商買的熱咖啡,欣賞一下小白兔們在草原奔馳的美景,帶著微笑就可以了。

只要距離移動式X 光機三公尺以外,就幾乎沒有影響。

本文節錄《怕輻射,不如先補腦》一書/時報出版@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關注全球重大新聞和專家意見的《World Affair》雜誌報導,《失去新中國》一書作者、前美國智庫研究員伊森•加特曼(Ethan Gutmann)在2012年7月出版的新書《國家器官》(State Organs: Transplant Abuse in China)中寫道,「當王立軍在2月6日晚上突破重圍來到成都美國領館時,他帶來了一系列重創他上司薄熙來的故事:薄與英商海伍德被謀殺有關、挪用重慶公共資金、勒索當地的犯罪黑幫。」「身為前重慶公安局長,王對薄知之甚詳……暗指薄與江派大員周永康密謀……奪權。」
  • 現今針對氣候變遷議題持續上演的政治僵局,是埃利希和賽門的衝突所造成最負面的影響。過去關於人口成長和資源稀少的錯誤主張譬如埃利希於七和八 ○年代,預測因糧食稀少而引發的大型饑荒漸漸地破壞了提倡氣候抗爭行動的科學家和環保分子的信用。
  • 對許多人來說,富有慈悲心(或言同情心)的管理之道,這一理念說好點是太煽情,說得不好聽則是管理不善。但新的研究表明,善良的品行並不會讓管理者顯得太軟弱,反之,利他的品行會在團隊中增加領導者的威信;某些情況下,會轉化為一種很強的競爭優勢。
  • 山繆坐在法庭的被告席,面對謀殺妻子的罪名,開始回想他完美的婚姻到底是從哪裡開始偏離了軌道?此時山繆才赫然驚覺,這一切似乎都是精心安排的算計,是桑德琳用自己的生命對山繆所進行的報復。
  • 山繆坐在法庭的被告席,面對謀殺妻子的罪名,開始回想他完美的婚姻到底是從哪裡開始偏離了軌道?此時山繆才赫然驚覺,這一切似乎都是精心安排的算計,是桑德琳用自己的生命對山繆所進行的報復。
  • 山繆坐在法庭的被告席,面對謀殺妻子的罪名,開始回想他完美的婚姻到底是從哪裡開始偏離了軌道?此時山繆才赫然驚覺,這一切似乎都是精心安排的算計,是桑德琳用自己的生命對山繆所進行的報復。
  • 這幾年,我發現學生總是厭倦在「紀律與模仿」中蹲點,寫詩的不讀好詩;寫小說的,人物可以不需要任何鋪陳就擁有飛翔的能力。
  • 今世物質滿溢,更是我們取之不盡的良材,如果執筆仍覺萬縷情思,無一物可寄,就表示在生活中太粗心了。
  • 海明威在開場便以桑迪亞哥最勇敢的轉身—八十四天的等待—揭示了人類在命運面前的渺小和微弱、巨大與勇敢。桑迪亞哥就是人類勇敢不屈精神的象徵。
  • 對觀眾的反應,我不感到驚訝,因為對多數人而言,電影一直是一種娛樂,是一種情緒的出口,但對侯孝賢而言,電影是一種藝術,是一個美學的入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