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颱風梅姬轉中颱 台灣最快25日晚發海警

人氣: 351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6年09月24日訊】今年第17號颱風「梅姬」9月24日下午2時增強為中度颱風,台灣中央氣象局指出,依照颱風梅姬目前移動速度與路徑,最快明天(25日)深夜、最慢後天(26日)上半天發布海警,陸警預計後天中午前後發布。

據中央氣象局資訊,9月24日下午2時,中度颱風梅姬 (編號第 17 號,國際命名 MEGI),中心位置位於北緯18.2度,東經135.4度,以每小時25公里速度,向西北西進行。颱風中心氣壓970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33公尺(米),瞬間之最大陣風每秒43公尺,七級風半徑180公里,十級風半徑50公里。

氣象局說,中度颱風「梅姬」暴風圈擴大到180公里,梅姬未來強度及暴風半徑都還有再增強及擴大趨勢,接近台灣時會是「強而大型的颱風」,依照目前移動速度與路徑,27、28日是颱風影響台灣最明顯的時候,至於颱風是否登陸及對各地影響的程度,還須視其未來的路徑及強度發展而定,仍有相當的不確定性。

氣象專家:颱風梅姬不會是秋颱

前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表示,考慮颱風預報的「不確定性」或者「預報誤差」,梅姬登陸或不登陸可能性都存在,應注意的是,無論登陸或不登陸,威脅都是很大的。

吳德榮今天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專欄「洩天機教室」表示,梅姬不會是秋颱。他說,「秋颱」在氣象局的定義是指颱風逆時鐘旋轉的環流,颱風東側的偏南風,如果遇上東北季風挾帶冷空氣,暖溼空氣受冷空氣強迫抬升,形成滯留鋒,經常在離颱風中心最遠的北部,發生持續性大量降雨,造成淹水災害。

吳德榮表示,依氣象局定義,秋天生成的颱風未必是秋颱,冬季颱風如果符「秋颱」定義,也會稱為「秋颱」效應。他說,發生秋颱效應有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冷空氣接近。從物理機制看,就是中、高層西風帶隨之南移,台灣附近因而轉成偏西風,垂直風切增大(中高層西風、低層東北風)。

在垂直風切增大下,導引氣流因高低層風相互抵銷而減弱,颱風移動速度會大幅減慢。另一方面受垂直風切的破壞作用,強度也會快速減弱。另從各國電腦模擬可觀察出太平洋高壓很強,冷空氣無法南下。受太平洋高壓南沿,偏東南東氣流導引,梅姬向西北西快速進行。目前各國預報及電腦模擬都沒在台灣附近大幅減慢,及強度明顯減弱現象,可見梅姬不會是秋颱。#

責任編輯:鍾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