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法拉盛家庭醫生莫聲杰 7天24小時電話為病人開

文|韓慧琳

法拉盛家庭醫生莫聲杰。(張學慧/大紀元)

人氣: 126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6年09月29日訊】一位49歲周姓病人兩年多來持續腹痛,按照胃腸炎用藥病情沒有好轉。2016年8月24日,周姓病人第一次就診於紐約法拉盛家庭醫生莫聲杰醫生的診所,莫醫生詳細問診和檢查後,決定以超聲重點查看病人腹部最粗的動脈血管,腹主動脈,結果證實了莫醫生的懷疑——病人動脈血管壁薄弱,患有危險度極高的腹主動脈瘤,需要急症處理 。

病人被立即送往紐約皇后區醫院急症室處理,當天傍晚就做了手術。醫院的副院長和急診室主任打電話給莫聲杰醫生,感謝莫醫生快速準確的診斷,如果不能及時診斷處理,這類患者多數會因動脈瘤破裂大出血而死亡。20天後,病人專程來到莫醫生診所表示感謝,並把妻子也轉到莫聲杰醫師名下就診。

莫聲杰醫生在紐約法拉盛羅斯福大道開設家庭醫生診所——天天診所,他在美國行醫十六年,包括在錄取條件嚴苛的美國聯邦司法部從事法醫工作。在日復一日守護生命健康的工作中,面對形形色色、病情複雜程度不等的病例,莫醫生都能夠遊刃有餘地處理。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美行醫十六年的時間裏,莫聲杰醫生沒有遇到過一例病人起訴,甚至一次審查也沒有,堪比開車幾十年從未吃過罰單一般難得。莫聲杰醫生說,這樣的「紀錄」是很多因素促成的。而對莫醫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秉持高尚的醫德。

觀察敏銳 判斷準確

很多重大疾病不一定有典型症狀,難免使疾病確診的時間延長。莫醫生的行醫經歷中,快速準確判斷重大疾病的例子很多,他儘可能使確診時間縮短,很多患者因此獲得了寶貴的治療時間。

例如,一位三十多歲的年輕病人是一位廚師,平常臂力很好,有一天突然發覺左手臂無力前來就診,莫聲杰醫生根據他的年齡、症狀和體徵,第一印象就是顱內腫瘤。磁共振檢查印證了莫醫生的判斷,病人患的是神經纖維肉瘤,確診後,病人在第三天就做手術取出了腫瘤。手術後,病人特意來診所,感謝莫醫生在他第一次就診時就給了準確的臨床初步診斷,這樣實驗室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類似的顱內腫瘤病人莫醫生在一年中遇到了5例,全部及時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

對於一個家庭醫生來說,能夠準確地判斷和處理疾病,靠的是堅實的專業基礎和常年累積的臨床經驗,以及敏銳的觀察力和邏輯思維。

醫術是基本 醫德更重要

做好醫生首先必備的法寶是醫術,然而比醫術更重要的是醫德,即醫者的仁心。在醫者仁心的指導下,醫生將自己所學所能運用到正確的地方,為病人排憂解難,贏得病人的信賴。

見過莫聲杰醫生看診的人有這樣的印象——他給任何人看病都能耐心解釋,沒有任何敷衍,像給自己的親人看病一般。莫醫生介紹,一個好醫生起到的作用不僅僅是開出藥方而已,他應該能夠有針對性地指出病人可能存在的問題,並且要教育病人如何保護自己的健康 。當醫生站在病人角度關心和教育病人,並充分利用自己的醫學知識,就能使病人的總體狀況改善,達到最好的醫療效果。

在日常工作中,莫聲杰醫生習慣於設身處地地考慮病人的需要。莫聲杰醫生的病人中有很多華人新移民,英文不是很好。他告訴病人,在急診室或者其他情況下,如果需要翻譯,可以直接給他打電話。他甚至考慮到有些病人的顧慮心,而直接告知翻譯是免費的,病人也都理解了自己的醫生是位性格直爽和熱心腸的人!

莫聲杰醫生的電話7天24小時處於開機狀態,病人可以在需要的情況下方便地聯繫到醫生。雖然這樣做會使自己的休息受影響,但是莫醫生更願意盡自己所能首先幫病人度過難關。

患者反饋:

61歲的蔡女士是在法拉盛居住十餘年的老移民,她看過幾位家庭醫生,幾個月前才轉到莫聲杰醫生的天天診所看病。她反饋莫聲杰醫生為人有熱心,態度和藹,看診仔細、有耐心,真誠關心病人,因此她也介紹更多朋友到天天診所。

紐約法拉盛家庭醫生莫聲杰:

原美國聯邦司法部法醫,近三十年醫療診治經驗。 1995年來美國之前,已在國內大醫院積累12年主治醫師經驗,並提名副主任醫師,來美國後繼續求學深造,完成西方醫學專業教育,並任職於錄取條件極為嚴格的美國聯邦司法部。2011年來到紐約從事家庭醫生工作至今,因看診仔細準確、服務熱心周到,在患者中樹立了優秀的口碑。

天天診所:142-10 Roosevelt Ave., Suite P10, Flushing, NY 11354(羅斯福大道和聯合街交界處 )
開診時間:一週七天開診 9AM-5PM
電話: 929-362-2082

責任編輯:海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