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史上最嚴重環災 2年後復原甚慢

人氣 41

【大紀元2017年11月17日訊】2015年11月,巴西發生史上最嚴重的環境災害,米納斯吉拉斯州瑪麗安娜礦場水壩決堤,但經過了2年,災民甚少獲得精神或物質補償。

2015年11月5日,米納斯吉拉斯州歷史古城瑪麗安娜(Mariana)巴西多希河谷公司(Vale)與必和必拓集團(BHP Billiton)合資的礦產公司薩瑪爾戈(Samarco)所建的2座水壩潰決,帶有鐵礦廢料的泥水將附近整座山村淹沒。

這場意外對整個多希河(Rio Doce)河域和巴西東南部沿海造成嚴重生態浩劫,約40個城鎮受影響,200戶人家失去家園,19人喪生,上百噸魚群暴斃。

環保人士指出,帶著鐵礦廢料的滾滾泥漿沿著670公里長的多希河流入大西洋後,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應持續至少100年。但人們並不完全瞭解這場災害造成的所有損失。

到目前為止,已累積超過5萬件針對薩瑪爾戈的訴訟。此外,州環境廳對礦產公司實施36項罰款,只有一項金額1.27億巴西幣(1巴西幣約9.15台幣)的罰款實施,且分為60期支付;另一項則是巴西環保署(Ibama)3.4億巴西幣的罰款。

然而,過去2年礦產公司總共只支付當局所制定的罰款的1.5%。

災害發生後,薩瑪爾戈與巴西政府達成協議,制定4項修復軸線:補償災民,恢復環境,遏制尾礦(廢料及廢水)和重建村莊,但2年後,進展甚微。

在環境方面,只有2%的綠地和10%的水源地被恢復,河岸的復原率達到73%。

但受泥石流摧毀的受災家庭的僵局,似乎遠未克服,因為礦產公司和政府達成的協議截止日期為2019年,安置受災家庭的工作迄今尚未開始,也沒有任何重建受災村莊的工程啟動的跡象。(轉自中央社)

相關新聞
組圖:巴西礦區水壩潰決  環境災害嚴重
捐巴西1.1萬 美奧運選手被允許拿護照回國
巴西每3天記錄1宗國際兒童誘拐案
地球生態浩劫 脊椎動物量40年消失近6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