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劍:中央集權制絕對不是封建社會(之二)

――封建社會更黑暗 中央集權更先進

人氣 1352

【大紀元2017年12月15日訊】(上接https://www.epochtimes.com/b5/17/11/27/n9896712.htm

一、不穩定的中央集權制

中央集權制是家族統治而不是階級統治,沒有貴族階級與皇帝同甘共苦,更顯得勢單力薄,皇帝只是「孤家寡人」,除了皇帝家族,其它人都是平等的,都是被統治者,被統治者群體巨大,力量也巨大,而且很容易聯合,皇帝沒有足夠的力量鎮壓住被統治者的反抗,所以中央集權制超不穩定,因為它是「上小下大」型,上面的力量不足。不標準的封建社會——姬周王朝也比中央集權制的任何一個王朝都長壽。

民國時期,中國有個鄉村建設派,否認中國農村有階級鬥爭,影響很大,其領軍人物是梁漱溟,他認為:「經濟結構的特殊性影響和產生了政治結構的特殊性,即中國的國家政權不是壟斷在貴族手裡,皇帝是『孤家寡人』,政權在官而不在貴族,知識份子雖因科舉入仕為官,成為統治者,但中國始終沒有形成統治階級,因為知識階層為官是非世襲與非壟斷的。所以,中國舊政權從形式上是專制的,但從結構上講乃是開放自由的,其職官『與西洋中世比較,顯然是有職業性而無階級性』。」

秦朝以後的統治者正因為是統治家族而不是統治階級,所以統治者勢單力薄,皇帝及皇族往往被閹黨、外戚、權臣所欺負,除了開國強人外,多數皇帝被這幾股力量所控制,甚至被其奪走生命仍致政權。對皇權威脅最大的就是這幾股力量,由於皇朝不是他們的,他們在爭權奪利的同時,對皇帝、對政權及對天下百姓的禍害也極大。這幾乎是中國歷代皇朝揮之不去的沉屙痼疾。如果是封建社會,有下面的封建主制約,這幾股力量形不成大的氣候,所以封建社會比中央集權制延續的時間長。

中國還是一個有抗爭精神的國度,一旦皇帝搞暴政,百姓就會造反,從而滅了皇帝及皇朝。這樣的國度,政權也不容易穩定,正是「通過不穩定,達到社會的公平」。孔子講「君君臣臣」,就是說,君要恪守「君德」,臣要恪守「臣德」;君要像君的樣子,臣要像臣的樣子,不守「君德」的君就被幹掉。儒家亞聖孟子直接就鼓動人們對不稱職的君「取而代之」,他講的是「有理造反論」。紂王不守「君德」,於是臣子們都起來反他;秦始皇暴虐天下,天下人群起滅了秦朝;隋朝楊廣胡作非為,百姓到處起義;元朝……這種「反抗精神」就是中華文明的偉大之處。

《封神榜》是一部最好的造反教科書,以有道誅無道,以仁義滅暴虐。中華文化的精華不在四大名著,而在《封神榜》。

二、封建社會更加黑暗、愚昧和穩定

封建社會相對於中央集權制來說,更加黑暗、愚昧和穩定。

1、金字塔型超穩固結構的封建社會

封建制度的最大特徵是階級性,每一個家族都在一個固定的階級裡面,國王是一級,臣屬、封建主是一級,打手是一級……一級一級排列好,一級壓一級,整個社會好像金字塔的結構一樣,非常的穩定,已經凝固住。

而且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龐大,除了農民和最低層的人,其它的都是統治階級,他們有足夠的力量鎮壓住農民的反抗;並且農民被分割在不同的封建主的手下,難以聯合行動,反抗的規模和力度不夠大,難以撼動統治階級。而統治階級卻可以聯合行動,某個封建主下面的農民暴動,可以從上級、中央和其他封建主那裡調來軍隊,鎮壓的規模與力度足夠大。所以,封建制度超穩定。正因為它穩定,才能實行黑暗統治。

封建社會不穩定因素主要來源於封建主之間戰爭,是封建主之間為了各自的名利情而進行的戰爭,累及無辜百姓與社會。這些戰爭有的不觸及皇朝,皇朝還沒倒,看起來穩定,其實社會是動盪和黑暗的,百姓更加艱辛,只是皇朝沒倒,有的時候誤認為是穩定了。也有這種假穩定存在。

在封建社會裡,越是大的諸侯國、越是大的封建主,越是勾心鬥角,能力越大越相互拼殺。皇帝只能睜眼閉眼,實際上無力干預。就像一鍋燒開的水:蓋子蓋著,只是冒些蒸汽,內裡已經不斷翻騰,這就是「春秋八百無義戰」。當然,如果說只要形式上的穩定,那這種做法也可以,百姓可遭殃了。

土地公有制是封建社會的基礎,現在又恢復土地公有制,危險啊!

在封建社會裡,國王與封建主為了穩定,還用了許多陰謀,愚民是最簡便最有效的捷徑。為了更好的統治屬民,國王與封建主很容易走上愚民道路, 從而使社會更加穩定,同時也無可避免地更加黑暗,屬民更加愚昧,有的還淪為冷血戰士。經過洗腦,屬民們(和武士們)往往非常虔誠地相信「爹親娘親不如主公親,千好萬好不如封建社會好」的荒唐鬧劇。看到這些,就知道愚昧與黑暗是封建社會的特徵。如果愚民得更好,還可能出現一個「千古一系」的超長命封建帝皇國家,這是封建制度所能達到的最高水準。

2、黑暗愚昧的歐洲中世紀

歐洲封建文化的發展,也達到了極高的「封建」水準。歐洲封建社會的愚民也到了驚心動魄的程度,中世紀的文學藝術死氣沉沉,萬馬齊喑,科學技術也沒有什麼進展。網上曾有文章討論歐洲中世紀的黑暗愚昧,達到非常觸目驚心的地步。

例如初夜權,所謂的初夜權,就是中世紀歐洲的封建領主,在領地內居民結婚的時候,可以搶在新郎的前邊,先和新娘睡上第一夜,奪取她貞操的權利。在不少地方,新娘新郎及其家人還是心懷感激的,這是人類歷史上最醜陋的事。而且這種權利通過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例如在1538年蘇黎世州議會所發行的公告中說:「領地的所有人——領主有權和領地之內農民(小佃農、農奴)即將出嫁的新娘共度一夜,而新郎也有義務提供新娘給領主享用。」

美國著名影片《勇敢的心》,演繹了英格蘭人民反抗英王封建初夜權的戰爭,震撼全球,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等5項獎項。事實上當時的反抗很少發生,發生多了初夜權根本實施不了,反抗是現代人的意識。

初夜權得靠封建主主動宣佈放棄才算廢除。到現在封建主不主動宣佈放棄的話,還是有效的。就在現在的英國,居然還有很多地區沒有明文規定廢除初夜權。不小心的話,就會惹出大亂子——2007年,英國王儲查理斯在威爾士的卡馬森郡買了一座佔地196畝的大莊園,打算用來度假。誰知這地方的封建領主初夜權居然尚未廢除,從理論上講依然有效,而查理斯在買莊園的時候,卻沒有簽署檔放棄這一權利。

於是,這一漏洞被記者給捅到了報紙上,一時間攪得滿世界風波,也讓許多即將成為新娘的卡馬森郡當地農家女孩惴惴不安。結果,英國克勞倫斯宮的發言人趕緊發表聲明稱,查理斯王儲絕不會使用這一古老落後的封建權力(注意:只是他不使用,還沒有廢除,不知後人如何)。

三、陽光明媚的中國准封建社會

中國的准封建社會不但沒有那麼黑暗,反而比較陽光明媚,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這也許是中國人很了不起,才不同於世界其他民族吧。

沒有身份意識、沒有階級觀念的中國人

中國人非常講平等,自古就少有階級觀念。奴隸與野人絕對不是統治階級的成員。奴隸伊尹、傅說、百里奚,野人姜子牙、諸葛亮,出身低賤,純粹是「低端人口」,卻建立了不世之功,成了蓋世英雄;亭長劉邦、乞丐朱元章成了偉大皇朝的開國之君;流浪漢的項羽更沒有一點點身份意識,他看到秦始皇,首先想到的不是叩頭膜拜而是取而代之。中國人的造反精神何等的強悍?!平等意識何等的高超!科舉開啟之後,階級觀念更稀少、社會更平等了。

日本人的封建社會太久,封建殘餘非常濃厚,所以日本人的階級、等級意識非常嚴重。台灣人是殖民地的人,在日本人的眼裡,當然不能等同於與日本本土的人,先來後到必須分別對待,這是日本文化特色——等級。

中日這兩種文化正好對立,一不小心就會鬧出大事故。

日本投降後,台灣的日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將搞了個日台籍軍官的「惜別宴」,日籍軍官100人、台籍軍官50人參加。由於日台雙方的酒菜、桌椅、碗筷都不一樣,台籍軍官責問司令官為什麼歧視他們,引發槍戰,雙方死傷慘重,司令官逃跑後帶來長槍隊才彈壓住。日籍軍官死傷30餘人,台籍軍官死傷20餘人。真情的惜別宴成了仇恨的殺戮宴,古今中外只有日軍才搞得出來。一點火星就炸,可見,平時積怨太深。在海南島的台籍日軍,也由於受不了日籍日軍的歧視與欺負,不少人起義反日。

日本人無法理解中國人的平等意識。在日軍眼裡,東西不一樣才能體現貴賤差別,最正常不過。下級官責問上級,那就是死罪,不殺你才怪呢。而在中國人的眼裡,給予的東西不一樣就是歧視、就是欺負,不平則鳴,不反你才怪呢。當然並不是安藤有什麼歹意,他是真心為籠絡感情而搞的「惜別宴」,他的階級意識害死了人。

日本政府對在二戰期間為日本戰死的台籍日軍,支付200萬日元撫恤金,而同樣情況的日籍日軍至少可領4,000萬日元的撫恤金,比值超過20倍,差別甚為懸殊。中國從古到今都是對外人好,對自己人苛刻一點,與日本人正好相反。

燦爛輝煌的姬周王朝

與歐洲和日本的封建社會相比,中國的准封建社會非常陽光明媚。

封建制度的最大特徵是人身依附和階級性,其它特徵都是從其中發揮出來的,而中國自古以來,人民的階級性都比較低、人身自由度比較高,就算姬周王朝,它的階級性都沒有歐洲與日本那麼明顯。

3,000多年前,武王伐紂,用《泰誓》羅列了紂王罪狀,其中之一「官人以世」。就是說,紂王提拔官員時,以人的身世為依據,這是階級社會的主要特徵。這裡不討論武王說的是不是事實,而是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心態非常反感、仇視這種「官人以世」的階級行為,武王才會把它作為紂王的罪狀列出,以達到號召人們反紂王的目的。可見,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對階級社會反感,在這種普世反感的心態下,中國很難建立起標準的階級社會與封建社會。

如果中國真的是嚴肅的階級社會,周武王羅列紂王的罪狀,就應該說:「紂王讓奴隸讓當高官,打亂人間秩序,污辱貴族與天下百姓。」

可見,中國准封建社會的階級與階級鬥爭並不明顯。

春秋戰國時,各國都吸引他國人才,這種做法本身就是不看出身的非階級行為,有的還把出身低賤、甚至奴隸提拔上高位,為國家立下巨大的功勳。

「英雄不問出處」這是中國文化優秀之處。奴隸與野人絕對不是統治階級的成員,純粹是「低端人口」。伊尹、傅說出身奴隸,為建立和治理商朝立下不世功勳;野人姜子牙垂釣河邊,時遇文王即為王師,成為周朝的最大功臣;諸葛亮耕種隆中,也是野人一個,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為建立和維持蜀漢嘔心瀝血;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贖回奴隸百里奚,並讓他當了大夫,建立了秦國統一天下的基礎。最關鍵的是,這些事蹟不但不被人恥笑,反而成為千古美談,成了君主虛心求賢的光輝典範,這在世界各民族中很少見。說明中國人從古到今都認同這種非階級行為,在這種文化氛圍中,在這種人民善良的心態下,不可能產生嚴格意義上殘酷的階級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也就是說,即使是分封制的姬周王朝也不是一個標準的封建社會。把商周稱為奴隸社會,更是一派胡說,中國古代沒有奴隸社會。

在一個嚴肅的階級社會裡,你讓奴隸與野人進朝堂,貴族們會認為你是對他們的污辱,還騎在貴族的頭上當領導,你國王不要命了?讓伊尹、傅說當宰相,大臣和封建主們全部造反,商朝立即滅亡;讓姜子牙、諸葛亮指揮軍隊,大將們都跑敵軍那裡帶領著敵軍殺回。可見,中國人很善良,自古就沒有很嚴重的尊貴卑賤之防、沒有嚴格的階級之分。你穿越到古代印度看看,你讓賤姓者與貴姓者站一起,他不殺了你才怪呢。不久前還看到報導:在印度,有貴姓女子要嫁給賤姓男子,結果父母把女兒給殺了;在他們看來,嫁給賤姓人,那是對家族榮譽的污辱。不止是古代,據說現在印度,每年有超過5,000名女孩因「榮譽」問題,被各種男性親屬殺害,有的還是公開處決。

在周姬王朝,雖然有戰亂,孔子自由地周遊列國,也沒碰到強盜,不用帶武裝保衛(治安好);墨子跑到齊國的街頭演講;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與他對著幹;許許多多知識份子也到處遊說,推銷自己的思想,忙得不亦樂乎;秦國全部接收他國人才,從宰相到將軍多是他國人。當時的社會是中華史上人民人身、思想最自由的社會,是知識份子最香的社會,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花園社會,產生了空前絕後的「諸子百家」,諸家聖人如孔子、老子、莊子、荀子、墨子、孟子、孫子等都成長於那個時代,這是中華文化的主要源頭,像璀璨奪目的珍珠鑲嵌在中華歷史史冊上。西方自詡為是先進的藍色文明,而它們出現這樣的生動變革局面則是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遠落後於中華民族近兩千年。

不少史學家把周姬王朝稱為奴隸社會,奴隸社會有這麼美好嗎?

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是階級社會,「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仔會打洞。」這才是階級社會的最高真理。秦國接收他國人才,怎麼看到這些人的出身?怎麼知道他是什麼階級?還把他國的奴隸百里奚當大夫,秦穆公一點身份意識都沒有,他沒學過馬列,不知道階級分析,不知道「親不親,看階級。」不過秦國國君與他國的國君是相同階級,他們如果懂得馬列,搞階級聯合,也就不可能去滅掉六國。看來,馬列穿越到秦國,也沒人信他。秦國國君們處心積慮幾百年,想的就是滅了他們的階級兄弟,讓他們信馬列,太難了。

通過對比日本與歐洲的封建社會,就能看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並不黑暗。中國的姬周王朝,是百家爭鳴、百花開放的時代,當時的思想非常開放與發達,諸子百家就是當時產生的,而且人才流動很隨意,中國封建社會創造出中華民族偉大燦爛的思想與文化,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日本與歐洲的封建社會黑暗和愚昧。這也許是土壤與人的不同吧,中國人很優秀。

商鞅變法後的秦國是最無恥並公開與人民為敵的政權,對自己的百姓用的是愚民、弱民和控民,大搞恐怖;國君高度集權,百姓失去思維能力,徹底淪為愚昧農民和冷血戰士,把整個國力膨脹到了極限。秦國流氓到那種程度,不贏都難,結果是秦國勝出,滅了六國。打架往往是流氓贏。因為秦的法律太嚴酷,暴虐天下,秦二世的位子還沒坐熱,就在「天下苦秦久矣」的痛恨中,被中國人合力推翻了。

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很好,但是秦朝愚民殘民太利害,它的法律太嚴酷,違背人性,有干天和。如果是宋朝那樣的法律,秦朝就不會那麼快滅亡。其實商朝周朝在王畿內也是實行郡縣制的,力所不及的地方才分封。秦朝只是擴大了郡縣制從關中到全國罷了。

中國的中央集權制從秦國那繼承而來,某些朝代多少也繼承了秦國的一些不光彩政策,即使這樣,中國的中央集權制從多個方面整體上還是比中國的封建制進步,比同期的日本與歐洲的封建制度更美好得許多倍。宋朝也是中央集權制,很人性化,社會很美好。有學者認為,宋朝汴梁一個看城門的小吏,生活水準就比當時歐洲一個小國的國君強。

中國與他國最明顯的不同是,中國社會從古到今一直都不是嚴肅的階級社會,不但封建社會的姬周王朝如此,中央集權制更是如此,隋唐科舉開啟之後,人的階級觀念更稀少了,特別是宋朝建立了完善的文官制度後,社會更文明了。「親不親,看階級」是1949年以後的教育灌輸,「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仔會打洞。」是文革初期喊出來的、與印度種姓制度相類似的反動口號,都不是中國社會的本來面目。

梁漱溟也不認同階級鬥爭觀點。他認為:中國社會與外國社會不同。在歷史上,外國的中古社會,貴族與農民階級對立鮮明。但中國的中古社會不是這樣,中國社會的貧富貴賤不鮮明、不強烈、不固定,因此階級分化和對立也就不鮮明、不強烈、不固定。

階級與階級鬥爭不是人類必有的,歐洲是有階級也有階級鬥爭,日本是有階級卻沒有階級鬥爭,中國是無階級更無階級鬥爭,是三種完全不同的形態。中華文明當之無愧是最好的,是人類未來能和平共處的寶典。

四、中央集權制遠遠比封建制度先進

看了上面就知道,除了中國,一般的封建社會是黑暗愚昧的代名詞。

社會穩固並不代表社會美好,相反,西歐封建社會的穩固是因為它太黑暗。

中央集權克制了封建弊端,實現了社會的進步

準確的說,我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並非產生自秦朝。至少從戰國時代開始,郡縣制就已經出現在戰國七雄的領地之內了。

郡縣制之所以產生,跟諸侯國內部不斷發生的叛亂和篡位陰謀有關。隨著春秋時代分封制弊端的不斷顯露,尤其是三家分晉這一極具代表性歷史事件的發生,同時代還有田氏代齊,使得諸侯們開始尋求一種相比於分封制更安全更高效的政治制度,郡縣制由此應運而生。

廢除分封厲行郡縣不僅降低了地方割據的威脅,還使得國內原來聯繫鬆散的各個地域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增加凝聚力,也降低行政成本,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並有利於戰爭。

郡縣制的發明,堪稱是中國政治制度的一次巨大進步。他使得過去由於分封制度而結構不穩的國家變得更具有向心力,中央政令更容易貫徹,統一大國的建立成為可能!

可以說,如果沒有郡縣制,我們華夏文化圈很可能會跟歐洲一樣,遍佈著諸多小國,並長期處於戰亂狀態。中國的地盤又太大,放在歐洲相當於幾十個小國。如果是封建社會,必定像春秋戰國一樣相互征戰,最後只剩下幾個大國,還不時打戰,老百姓在這種水深火熱的戰亂中受苦,雖然皇權可能沒倒,但皇權的權威性大打折扣,號令了不出皇城,整個社會的資源會在這個內戰中消耗盡。這就是「春秋八百無義戰」,「內鬥是毀滅的動力」。

中國還有一個與歐洲不同的情形。歐洲人不嚮往統一,所以他們自古就很少有統一的戰爭;中國人嚮往統一,所以,自古的戰爭就多數是統一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法國政府已經戰敗,英法幾乎統一,結果引起法國人民反抗,最後反過來打跑了英國,使英國戰敗。中國每次分裂時,都是爭取統一的戰爭時期,這時就是「亂離人不如太平犬」之時,人民受苦,產生力受到巨大破壞,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之時。中國人嚮往統一,每一次統一之後,人民沒有反抗都是歡呼雀躍的,並且國力得到長足發展。就是說,歐洲幾十個國家是可以和平共處的,而在中國,分裂成幾十個國家是不可以和平共處的,分裂就是戰爭之源。所以,分封的封建制是動亂之源。

中國還是農業社會,對穩定的依賴程度遠比遊牧民族高。每次戰爭,人口流動,耽誤農時,造成饑荒遍野,人口急劇下降,社會倒退。所以,分封的封建制是社會倒退之源。

分封制的封建主不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上徵收賦稅,甚至還能訓練軍隊。再加上這些封地可以世襲子孫,就經常導致某些世家大族在國內的勢力過分膨脹。這不僅會威脅到君主的統治地位,還會危及國家的整體利益。分封制度不但在中國產生過惡劣影響,在西方也是一樣。英法百年戰爭實質上就是分封制度惹起的禍端。

與封建主相類似的是世襲貴族。秦朝以後的中國,雖然分封基本不存在了,世襲貴族依然還存在,而且對朝廷影響巨大,有的甚至篡奪皇位,前面說的「權臣」多數都是出自這些世襲貴族,地方軍閥也屬於這一類,他們都屬於封建勢力。這是造成社會不穩定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說,這是封建制度的餘孽。

封建主與世襲貴族由於是一個家族,人口眾多,可資利用的實力不小,可操縱政權,又因代代經營,權勢越來越膨脹,為追求更高權勢窺覷皇位,造成天下動盪,百姓遭殃。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動亂就會發現,相比於被農民推翻的政權,被世襲貴族們篡位攪混的朝代顯然更多。西漢被王氏大族所滅,東漢被地方軍閥割據所滅,西晉被八王之亂攪混後由匈奴人乘虛滅亡,北周為楊堅篡位,隋朝被貴族軍閥李唐取代,李唐為地方節度使所滅,後周為趙匡胤所滅。五國十代更多這種情形。這些與春秋戰國的「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如出一轍,漢朝的「七國之亂」也是如此。都是封建勢力所為。

西晉的「八王之亂」的直接原因是當政的司馬氏集團,為保住自家篡奪來的江山,開歷史倒車,大封宗室、大搞封建製造成的。「八王之亂」持續時間很長,又主要在當時的統治中心洛陽附近進行,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痛苦,最終導致了西晉滅亡和「五胡亂華」悲劇的上演,迎來了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三百年,漢族的先進文化受到巨大的打擊。都是封建制度惹的禍。

科舉制度是專門為抑制封建勢力的世襲貴族而產生的,而且真的發揮了巨大和良好的作用,更加有效地保衛了中央集權制,也使社會更公正與和平。日本由於封建勢力和封建思想過於強大,科舉制度無法推行,無法走出封建制度。

歐洲文藝復興直接就是對封建制度的反抗和顛覆,由此產生了近代文明與近代科技體系,對社會的進步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沒有文藝復興,歐洲還處於黑暗中世紀的封建制度裡,歐洲的現代文明無法產生。可以說,現代文明與現代科學技術是在打倒封建制度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文藝復興的原因,有學者認為是東羅馬的古老文明喚醒了西歐人;也有學者認為,是1295年馬可·波羅出版的《馬可‧波羅遊記》刺激了歐洲人,喚醒了他們對文明的嚮往,促使他們顛覆了封建社會。也就是說,中國中央集權制的美好,引領歐洲人走出了黑暗愚昧的封建社會,中央集權不但有功於中國,同樣有功於歐洲及世界。

從這裡再次說明,中央集權制不是封建制度,中央集權是反封建的,是對封建制度的顛覆。

生活在封建社會更辛苦

在封建社會裡,由於統治階級隊伍過於龐大,也就是統治階級人口眾多,導致勞動人口減少。同樣的人口總數,在封建社會,被統治階級的相對人口比中央集權制少了許多許多。統治階級幹活當然要少、要悠閒,否則當統治階級幹什麼?幾乎所有的活都落在被統治階級的身上。所以在封建社會,低層民眾(被統治階級)的勞動量更加繁重、生活品質更差,相對於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更加陽光明媚。

比如有100個人,在封建社會裡有30個是統治階級,只剩下70個被統治階級幹活,勞動成果是70。而在中央集權制裡卻是100個人幹活,勞動成果是100,製造的財富就比封建社會多30%。長年累月下去,必然,中央集權制積累財富越來越多、越來越富裕,封建社會越來越貧窮;貧窮導致更加落後,人們生活更困苦,反過來導致生產率下降,可能連70的勞動成果都不一定能保持。僅從創造和積累的財富這方面來考慮,封建社會就遠不如中央集權制。

在封建社會裡,統治階級平均分得勞動成果最少是被統治階級的3倍,以此可以求得被統治者分得的勞動成果:

30*3X+70X=70

X=70/(90+70)=0.44

就是說,被統治階級個人平均獲得的勞動成果是0.44。這裡只是把統治階級的收入是被統治階級的3倍來計算,實際可能遠不只這個數。

而在中央集權制裡,個人平均獲得的勞動成果是1,除掉稅,還應該剩下為少於0.90,超過封建社會的一半還多,更何況農民還可以擁有自己的土地,為自己幹活。可見,中央集權制裡的農民,肯定比生活在封建社會的農奴幸福。

算的結果不一定對,但是演算法的思路是對的,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統治階級的比例和他們所得勞動成果的比例,實際資料就出來了。

在封建社會,勞動人民被嚴格地分割在不同的封建主的手下,沒有社會的正常交流,也妨礙了技術交流,所以這種制度極大地妨礙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可以說,封建社會有利於統治者,中央集權制有利於社會與人民。

中央集權制的優點多多,這裡就舉出三個

政令軍令的統一:

中央命令直達最下層,執行力強,效率極高;抗災能力強;有能力於大型建設;軍事實力更大;內耗小,整體國力很多倍數地增強。

文化交融:

不可避免地出現文字的統一、度量衡的統一,對文明發展厥功至偉。拆除各種藩籬,各個民族各個地方的文化充分交流、吸收、篩選,形成優秀文化。降低內部各民族各地區間的敵意、減少摩擦、減少內耗,實現民族融合,使人民團結、生活安定。

經濟市場的大一統:

打破地域經濟隔離,非常有利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古代自然經濟來說,大一統的經濟市場看不到非常明顯的優點,但是,在走出自然經濟、走進現代經濟社會,這種大一統的經濟市場,優勢非常大,非常有利於經濟的發展。歐洲搞經濟一體化就是搞這個東西,但是由於歐洲政治不是一體化,它的經濟一體就是非常虛弱的,會受到來自政治方面的阻擊。中國近年來的經濟高速發展,也是最主要得益於大一統的市場。

可以說,中央集權制優點多多,中央集權總統制更優秀,許多方面都比聯邦制還優秀。

各國的中央集權制國力快速發展

日本明治維新後,從封建制度進入中央集權制,幾乎在一夜之間從落後國家進入世界強國。歐洲也是,一旦進入中央集權制,國力、民生、科技等各方面都得到高速發展。可以想像,日本如果還是封建制度,民眾被分割、歸屬於不同的封建主,各個封建主之間相互掣肘,他們為了各自的名、利、情相互內鬥,日本的國力必然在內鬥中消耗,內鬥達到最劇烈的程度,就會滅亡。內鬥必然是滅亡的動力而不是發展的動力,這是顯而易見的。那樣,日本根本沒有能力侵略中國,說不定,整個國力還遠不如中國,等著中國去解放他們呢。

秦統一後,中國早於西方許多世紀進入中央集權時代。中國自秦朝以來的社會制度比同一時期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的很多方面都要優越,比如政治制度、土地制度、法律制度,一直到滿清中期才落後於西方。在中國經歷唐朝盛世時,西方加洛琳王朝的查理大帝則剛剛開始建立中央集權社會的嘗試,由於生產力和思想的局限,查理大帝逝世後,查理曼帝國分崩離析。與中央集權社會失之交臂,並重新倒退回封建社會。歐洲進入中央集權時代要等到15世紀以後,法國在結束和英國的百年戰爭後才建立了歐洲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於是法國的國力得到快速的發展。

雖然封建制度比中央集權制更穩固,時日更長久。但是中央集權制卻是更加先進的,更加美好。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中共罪行錄之二百零一十一:四類分子的悲慘命運(1)
林輝:尼克松訪華前 北京進口大量豐田轎車作出租車
王友群:前中辦副主任王良恩文革中自殺之謎
中共罪行錄之二百零一十:毛澤東親定殺人指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